很難有人會想到,誕生于周代的信陽毛尖,在歷盡幾千年風雨后,卻在今天遭遇真假難辨和評價標準不一的非議:一方追捧“小渾淡”是毛尖正宗,另一方堅持“小清香”才是王道。在一年一度的明前茶上市季,這種爭論尤為激烈。什么才是正宗毛尖?獨芽茶與一芽一葉哪個算好茶?怎么避免花高價卻買到假毛尖?
正宗之爭:小渾淡PK小清香,湯渾非正品?
?
兩種茶都產(chǎn)自于信陽,均為獨芽采摘,卻有顯著差別。依據(jù)感官來看,小渾淡通常是指干茶條形小、茶湯渾、滋味淡,小清香通常是指干茶條形小、茶湯清、滋味香醇。
?
一度,小渾淡成為信陽毛尖的主流,擁有大批擁躉。湯渾是其宣稱的特色,河南商報發(fā)哥查詢某網(wǎng)絡(luò)平臺售賣有“2018年新茶毛尖茶”,宣稱“杯中懸浮的小絨毛為茶毫,茶豪越多,茶葉品質(zhì)越好?!痹摽蠲?,買一送一共500g,價格為139元,顯示月銷售量達到1542件,已熱銷11萬件。
相反,小渾淡在一些人看來并非是信陽正宗毛尖,業(yè)界炮轟小渾淡也從未停止。這種爭議,在3年前曾達到頂峰。當時,信陽茶農(nóng)趙凡國進京擺擂斗茶,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為毛尖撥亂反正,稱小渾淡為垃圾茶,矯正受眾對于茶葉的認知。
?
趙凡國有“茶癡”稱號,研究茶葉30年。他認為“好茶必須透亮不能渾濁,必須高香不能有青草氣,必須甘醇爽口不澀,小渾淡絕對不是真正好的信陽毛尖?!?/div>
?
他稱,“湯渾不是茶毫,是未熟透的茶汁?!?/strong>
?
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茶學博士賀魏曾稱,茶渾不是因為茶葉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制茶工藝:制茶時,如果攤放時間過短,后期揉捻過重,會導致茶葉破損率較高,破損的茶葉和茸毛在水里時間一長,就會發(fā)生沉淀;后期揉捻過重,茶葉里的蛋白質(zhì)就會進入水溶液,茶葉里另外還有茶多酚,蛋白質(zhì)遇到茶多酚,就會發(fā)生化學反應出現(xiàn)渾濁。
?
同時,茶農(nóng)加工過程中揉多抖少,殺青前攤晾失水不夠、殺青不透都會導致湯渾。
孰好孰壞?二分品種三分山,五分炒制記心間
?
小渾淡說法慢慢得到部分矯正,但是大眾認知又滑向了另一個極端。
?
原來,“小渾淡”的特點之一是,消費者和茶商追求外形好看、過緊過細、過光,不帶葉的小芽頭從而變得槍手。于是茶農(nóng)僅僅把芽頭采下來,也是為了把茶葉做緊、做細,在制作過程中過度揉捻,使茶葉破碎,從而導致茶湯變渾。
?
業(yè)界批判小渾淡,也就同時認為“芽小”都不是好茶,夸獎大葉都是好茶,芽頭茶成為眾矢之的。
?
批判者也拿出例子來證明芽頭茶非國標:1982年河南省供銷社制定的信陽毛尖最高標準是一芽一葉,2004年實施的信陽毛尖茶河南省地方標準時,特優(yōu)和特級信陽毛尖均為一芽一葉組成。
這在趙凡國看來,又走入了另一個誤區(qū),“不能單方面批判獨芽不是好茶!獨芽的茶同樣能炒成清湯高香,大葉茶也同樣能炒成渾湯味澀的茶。我們信陽有味醇香高的獨芽小清香,也有味澀湯渾的小渾蛋茶。有好喝的大清濃,也有不不堪入口味澀青氣的大渾蛋茶?!?/div>
?
他認為,茶葉好壞關(guān)鍵在于炒制技術(shù),“所有渾湯都是炒制技術(shù)不好的體現(xiàn)。湯色明亮和口感是改變不了的,是判斷茶好茶的唯一標準?!?/div>
?
在趙凡國匯編成的辨茶口訣中提到,“獨芽可以屬特級,千萬不能是渾湯”,“二分品種三分山,五分炒制記心間”。
?
河南商報發(fā)哥曾前往獅河區(qū)做過報道,鮮葉在100多元一斤,三斤以上鮮葉才能炒一斤干茶,再加上炒制、人工費用,所以“每斤低于500元的不可能是新茶”。
?
對此,趙凡國稱,好茶不一定要天價,天價不一定就是好茶,“茶葉品質(zhì)高低,是根據(jù)感觀審評(色香味形湯五大項)+理性審評(化驗、水份檢測等)判定的,并不是以價格、品牌、企業(yè)大小來界定味道。賣的價高并不見得質(zhì)量就好?!?/div>
?
信陽毛尖茶湯為什么是渾濁?
?
信陽毛尖沖泡出來的茶湯渾濁,很多人會碰到這樣的情況,那么為什么湯色會顯得渾濁不清澈呢?其中的原因與其沖泡方式、白毫量以及制作工藝有關(guān)。下面我們來分三點來談談具體的關(guān)系。
?
第一、沖泡方式。信陽毛尖屬于綠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可以看到湯色清澈透亮,放在玻璃杯中賞心悅目,而用錯誤的沖泡方式往往會使得茶芽上的毫毛脫落增多,所以看起來湯色就顯得十分渾濁。
?
那么正確的沖泡方式應該是環(huán)壁沖泡法,選用水的溫度不宜過高,在75度左右即可,倒水的時候要沿著杯子慢慢流入,這里切記不可用高沖法,因為高沖法水柱的壓力很容易對茶葉有所損傷,同時急速的高溫也會把茶葉燙壞了,這樣的話泡出來的茶葉就不好了,茶湯也會比較的渾濁。
?
第二、白毫量多。我們知道信陽毛尖主要是以芽頭為主,每次采摘茶樹剛冒出的新芽,芽頭上面會有很多絨毛,在殺青以后還會有大部分的細細絨毛殘留在上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白毫了,上等優(yōu)質(zhì)的信陽毛尖其實就要多白毫、光、直、圓、細的。
?
在我們沖泡茶的過程中,信陽毛尖的這個白毫就很容易脫落了,從而飄散在茶湯之中,所以沖泡的第一道茶都會有點顯得渾濁,但是這個渾濁可不是灰塵,而是茶芽上的茶絨,是不會影響飲用的,反而可以證明此茶葉的品質(zhì)高。
?
因為茶自帶的白毫多,證明茶葉嫩,茶中氨基酸、茶多酚、咖啡堿等重要的營養(yǎng)成分豐富,這個渾濁就是信陽毛尖的毛峰了,有一點要注意,只要不是渾濁不透亮就好,渾濁透亮的是好茶,如果覺得渾濁影響心情可以把第一道的茶湯倒了,在泡第二道時靜置一兩分鐘再喝,
?
第二、制作工藝。像茶湯渾濁且不透亮的情況,除去茶葉本身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制茶工藝的問題,近幾年有些信陽毛尖的產(chǎn)區(qū)他們片面的去最求外形緊細,采用較低溫度在鍋里長時間的揉捻,從而外形越來越細,由于長時間的揉捻,使得碎茶增多,外形變得昏暗,湯色就顯得黃渾濁,茶葉底也不完整。同時由于長時間的低溫的揉捻做形,茶葉揉捻溢出物在熱的作用下容易在炒鍋內(nèi)結(jié)成鍋巴狀物質(zhì),隨著茶葉的揉捻,這些物質(zhì)漸漸地附著在干茶的茶條表面,沖泡時容易出現(xiàn)渾濁沉淀物。所以茶湯渾濁并且出現(xiàn)灰塵等沉淀物,就不僅僅是茶葉白毫造成的,有可能因為是加工過程中長時間的揉捻使得表皮破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