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芽綠茶化是有關黃茶的一個熱門話題,黃芽發(fā)酵到底發(fā)酵到什么程度也是眾說紛紜,其實這里面包含著很多深層次的原因。以蒙頂黃芽為例:
1、工藝問題復雜:傳統(tǒng)的蒙頂黃芽由于制作工藝復雜,制作周期長(一泡做工到位的黃芽通常需要72小時),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實現全機械化操作,特別是包黃和堆黃核心環(huán)節(jié),全靠手工經驗完成,無形中增加了人力成本和制作的風險,整個發(fā)酵過程受茶青的攤放失水率、殺青的溫度、環(huán)境溫度、包黃時間、堆放厚度等的影響甚大,對制茶人的要求非常高。
2、市場問題:由于市場缺乏對黃芽的了解,對黃芽品質的判斷沒有相對的標準,再加上各種市場誤導,無形中導致了黃芽市場的混亂。
從做茶的角度來看,實際上黃茶的葉底并非是越深越好,關鍵是看茶青經過發(fā)酵,其各種生化成分的變化是否達到口感最佳化為準。黃茶的發(fā)酵原理是殺青后的青葉受濕熱作用,茶多酚類物質產生非酶促反應,同時葉綠素的水解使其分子側鏈及官能團發(fā)生變化,促進葉色變黃,湯色黃亮。
由于悶黃工藝有利于減少醋型兒茶素的含量,與同級別的綠茶相比,兒茶素總量略低于綠茶,但兒茶素組分差別很大,EGCG和ECG總量比綠茶低,氨基酸含量略高于綠茶,因而酚氨比值小于綠茶,滋味更醇和。從科學實驗中可以看到茶葉中各種生化成分的一些變化規(guī)律,即:表現為在悶堆前期,氨基酸含量逐漸上升,隨悶堆時間的延長,其總量呈下降趨勢。
多酚類物質緩慢下降,隨時間的延長,下降趨勢加劇,兒茶素呈相同趨勢,其主要表現在組分的變化。當時間達到一定時間后,氨基酸和茶多酚都有大量減少。因此衡量悶黃程度好壞的主要指標有茶多酚含量、氨基酸含量、各種色素的變化以及香氣成分的變化后的口感最佳化為佳,并非是悶的越黃越好。
黃芽的葉底同時還受樹種的影響較大,以蒙頂黃芽為例,川茶群體種及其選育種芽頭顏色偏黃綠,而引進樹種的顏色較綠,所做出的黃芽顏色也有一定差距。
因此判斷黃芽的發(fā)酵是否到位,不能僅僅依據葉底,更重要的是看其口感和香氣。以蒙頂黃芽為例,判斷黃芽的標準就是:
1、外形:扁平挺直、色澤嫩黃油潤;
2、茶湯:淺杏綠明亮;
3、葉底:黃亮鮮活;
4、香型:發(fā)酵到位的黃芽是甜香,凡是帶有青味、栗香等香型的茶都不能算黃芽;
5、口感:發(fā)酵到位的黃芽是口感鮮醇甘爽,即口感比綠茶更鮮、更醇和、甜味濃,無澀或澀味入口即化。
關于蒙頂黃芽的滋味詳解,請點擊《蒙頂黃芽的口感,蒙頂黃芽的滋味詳解》
此外由于黃芽的口感除受工藝影響外,受樹種、山場的影響也比較大,不同的樹種、不同的山場口感風格差距也很大,以蒙頂黃芽為例,采用福鼎系列種(包括福鼎大白、福選9號和名選213)做出的茶普遍香高水甜,深得入門茶客或初始接觸黃茶的人喜歡,而采用蒙頂山群體種制作的黃芽滋味更加鮮醇耐泡,是老茶客的最愛。
蒙頂黃芽的常見缺陷:
1、青味:殺青溫度低。
2、栗香:未采用傳統(tǒng)工藝二包一堆的工藝制作。
3、外形有爆點:殺青溫度過高。
4、有水悶氣:發(fā)酵過度。
5、色澤暗褐:發(fā)酵時溫度過高。
6、澀味:發(fā)酵不足。
對于國內的其它黃茶而言,由于目前國內黃茶分為黃芽、黃小茶和黃大茶,其才采用的工藝原理接近但是工藝細節(jié)差距甚大,再加上茶青的要求不同,因此發(fā)酵后的葉底顏色差距也較大。根據目前的國標來看,芽型黃茶的葉底為杏黃、黃小茶(芽葉型)的葉底為淺黃,黃大茶的葉底為褐黃。
就目前市場上的各種黃芽,主要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1、徹底綠茶化的黃芽:即有些黃芽已經沒有了悶黃工序,也就失去了黃茶制作的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這種茶已經不能算黃茶,只是還保留了黃芽的名字而已。
2、高火的所謂的黃芽:市場上有些黃芽因為沒有了悶黃工序,而又想保留黃茶的顏色,所以在加工過程中采用高火,把茶葉炒黃來當做黃茶來小時,這種茶最大的特點就是呈現帶火味的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