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名茶配名水,美麗的自然景致與名茶相得益彰。這不僅給蘇州的人民生活上帶來諸多愉悅,而且,給許多文人墨客的創(chuàng)作帶來許多靈感,為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的有關茶的詩文、專著和字畫。 唐代文學家陸龜蒙與茶陸龜 陸龜蒙(?-約881),字魯望,自號江湖散人,又號天隨子,蘇州長洲(今蘇州吳中區(qū))人,曾任蘇湖二郡從事,后隱居甫里,故又稱甫里先生。于長城(今浙江長興)顧渚山下經(jīng)營一茶園,歲取租茶,自刺品第,著有《品第書》。這也是繼陸羽《茶經(jīng)》之后唐人所撰的一本專門評事茶葉的茶書。但遺憾的是早已失傳。他與好友皮日休關于茶的唱和詩作,在文學史上留下了清新淡雅的一頁。陸龜蒙《奉和襲美茶具十詠》(皮日休字襲美)的十首茶詩,與皮日休《茶中雜詠》十篇,這一唱一和的二十首詩,全方位描繪了唐代茶事的風貌,人們稱之為一部詩化的《茶經(jīng)》。如陸龜蒙在《茶筍》一詩中寫道?quot;所孕和氣深,時抽玉苔短。輕煙漸結(jié)華,嫩蕊初成管……。"充分抒發(fā)了他對茶樹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和采摘細嫩新梢的贊美;《茶焙》:"左右搗凝膏,朝昏布煙縷。方園隨樣拍,次第依層取。"生動詳盡地描述了茶葉加工中搗茶和造型時的情景。 宋代茶人葉清臣進士與茶 葉清臣(1000-1049),字道卿,蘇州長洲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進士,簽書蘇州觀察判官事。天圣六年(1028年),授光祿寺丞,充集賢校理,又通判太平州、知秀州。累擢龍圖閣學士、權(quán)三同使公事。慶歷六年(1046年)出知澶州,尋改青州。七年為永興軍路都部署兼本路安撫使、知永興軍。八年復翰林學士、權(quán)三司使?;试辏?049年),罷為侍讀學士,知河陽,未幾卒。贈左諫議大夫。葉清臣嗜茶,好學善屬文,有文集160卷,已佚,事跡見《宋史》卷295本傳。其所著《述煮茶泉品》,是一篇500字的短文,原附張又新《煎茶水記》后,清陶重新編印宛委山堂《說郛》時當作一書收入,清陸廷燦《續(xù)茶經(jīng)》中有引用。 南宋文學家葉夢得與茶 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號不林居士。蘇州吳縣人,后移居烏程(今浙江湖州市)。紹圣進士,高宗紹興時任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市)行宮留守。博洽多聞,精熟掌幫。能詩,其詞接近蘇軾風格。有《建康集》、《避暑錄話》、《石林燕語》等。尚茶也精于茶事。其《避暑錄話》卷下書稱:"裴晉公詩云:"飽食緩行初睡覺,一甌新茗侍兒煎。悅巾斜倚繩床坐,風送水聲來耳邊"。公為此詩,必自以為得志。然吾山居七年,享此多矣。今歲新茶適佳,夏初作水池,導安樂泉注之,得常熟破山重臺白蓮,植其間,此晉公之所誦詠,而吾得之,可不為幸乎。"其筆記對宋代貢茶,茶事心得,記錄很多,無愧為一茶葉鑒賞者和茶葉史家。 明初詩人高啟與茶 高啟(1336-1374),字季迪,蘇州長洲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自號青丘子。與楊基、張羽、徐賁齊名,稱"吳中四杰"。明洪武初,召修《元史》,為翰林院國史編修。授戶部右侍郎,不受。嘗賦詩有所諷刺,后被太祖借故腰斬。其詩爽朗清逸,詩集有《高太史大全集》,另有文集《鳧藻集》等。現(xiàn)存《采茶詞》、《陸羽石井》、《石井泉》、《烹茶》等茶詩數(shù)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