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之陰刻陽填

時間:2021-09-22 作者:饕餮的愛 來源:茶文化

建水紫陶始于清,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自清代中期開始,建水陶的制作工藝就逐步出現(xiàn)了字畫裝飾后的陰刻陽刻,泥料鑲嵌的方式。

建水紫陶于其他陶瓷的不同之處就是陰刻、陽填兩道工藝,建水當?shù)匕褍傻拉h(huán)節(jié)稱為“刻花”和“填泥”。其刻填是技巧,書畫是靈魂,拉坯是絕活,磨光是工藝,帖與簡則是文化,這是建水紫陶的不同魅力。

條件:適度濕潤狀態(tài)下的陶坯,水分含量在20%左右,必要時可在刻花過程中噴水。

刻花要求刻刀刀刃薄、窄、尖、利

左邊為空心刀右邊為刻刀

刻刀:用鋼質(zhì)傘骨制作,能夠切劃出比頭發(fā)絲還細的線條,挑刀時富有彈性。

空心刀:刀口用鋼條制成,使用時刀口劃入泥坯,刻除泥渣順平角排除。

其刀法有切刀、劃刀和挑刀三種。

陰刻:將墨跡刻除

陽刻:保留墨跡,刻除其余部分

工具:鐵質(zhì)填泥刀、填泥板、鐵質(zhì)壓刀、鋼條軟刀、平口刀、刮刀等....

因為填充的色泥不是坯體本身的泥,色泥的濕度與坯體濕度不同,干燥過程中后來填充的色泥與坯體濕度的收縮率也不一致,因此,填泥要經(jīng)過2至3次反復擠壓。

壓實后的色泥,如同在陶坯上,打了補丁。

1、固定色泥

2、吸取色泥部分水分,以使色泥與坯體的濕度更快地充分均衡

正是這一刻一填間為建水紫陶留下了永久的榮妝,不曾褪去的色澤,像鉆石般永痕。

仁燁堂陶品一直以傳統(tǒng)刻、填技藝,簡潔、禪意的裝飾為主,讓各類紫陶陶品不失傳統(tǒng)又力求新穎精美。


熱門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