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初學者應該注意什么

時間:2021-09-17 作者:縱橫田地間 來源:茶文化

1、打太極拳時要注意什么,我是一個初學者


  朋友你能先問注意要點,而不是盲目訓練,這一點我很贊賞,就和你多說點吧,
現(xiàn)在很多 路邊練拳的人 由于沒有師傅帶,大多都煩了三個毛病
一個是 做動作時 膝蓋沒有對準腳尖
第二個是沒有以腰帶動 身體 旋轉 ,螺旋等 ,而是膝蓋左晃 右晃的 現(xiàn)在練太極拳 年齡大的人 墩的高,動作慢 還不太明顯 ,年輕人 為了好看 拉的架子低 動作比較猛烈,又要堅持很長很長的時間 , 膝蓋的是現(xiàn)在絕大多數人練內家拳的通病 , 膝蓋的生理彎曲 只有向前 的彎曲, 同時也不具備 腰左右旋轉的功能 ,所以很多人 容易膝蓋出毛病,我在網上碰到幾個,膝蓋動手術的了,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練拳防身是其次,首先應該強身健體,但是很多人背道而馳了
第三個是,沒有注意 頂頭懸,胯下做,腰往前突 這樣永遠練不出正宗的內家功夫,希望朋友盡量注意第三點



  最容易出現(xiàn)的后果就是膝蓋疼,太極拳的精髓在于松與旋,就是放松與螺旋。練太極拳,只要膝蓋不疼,呼吸順暢就沒什么問題。



  初學者學習的架型可以稍微高些,把腳步的變換與手的畫弧、抱球銜接好,在打出連貫性后再把架型放低,多練習,最后重意不重形。



  動作的連貫性,宛若流水綿遠不覺,在打的過程中欲前先后,欲左先右,忌高低起伏,整個過程中處處圓滑。

2、初學太極拳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習練太極拳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場所清靜。春、夏、秋季節(jié)最好在庭院、走廊、公園、樹林、河邊、空場等空氣清新和安靜的場所,冬季寒冷最好在室內場館。
二、通風避風。"避風如避箭",因為練拳時候毛孔相對張開,直接被風吹到容易使身體不適。
三、衣著寬松。上衣和褲子不宜穿得過緊,褲帶也要扣得寬緊適度;鞋子要穿得舒適,不宜穿太緊或太寬松的鞋子。
四、準備活動。在運動前一定要做準備活動,如伸展、彎腰、下蹲等,否則容易引起扭傷、碰傷、骨折等。
五、運動適中。太極拳運動量的大小決定于鍛煉時間的長短,速度的快慢,呼吸的深淺,工夫的高低等因素。運動量因人而異,不能統(tǒng)一規(guī)定,以練完后感覺輕松,心胸開闊舒暢,精神清爽而腰以下不倦怠為度。為了防治疾病而去打拳,運動量也不宜過大。特別是肝炎、浸潤型肺結核、內臟下垂、冠心病常有心絞痛史的病人,連續(xù)打拳不宜超過30分鐘,也不適宜練速度較快、不易調節(jié)呼吸而帶跳躍動作的套路。一般人不間斷地練1小時,運動量大抵適中,練簡化太極拳3遍以下者(或一遍88式)可算是小運動量。但如果基礎好的人認真練15分鐘,也可以致大汗的。有些人練完太極拳后會感到胸翳、氣悶,甚至頭眩作嘔、肩疼腰酸,這并不表示運動量大了,而應該從運動要領、鍛煉方法等技術問題上找原因。
六、姿勢正確。要做到四點:一是心靜體松,精力集中。二是虛領頂勁,尾閭中正。頭正頸直,虛領頂勁??诖阶匀婚]合,下頜向里收,舌放平,動作要向何處,眼神先去,眼隨手動,手到眼到,停時目光經食指前視。三是沉肩墜肘,坐腕舒指。
七、動作規(guī)范。要做到四點:一是以腰為軸,上下相隨。這里還要重點談一下膝關節(jié)的保護問題。分析起來,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練功前關節(jié)活動不充分?;顒硬粔虺浞志烷_始練拳,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韌帶還比較僵硬,做動作不慎就會造成膝關節(jié)扭傷。二是練功后不注意休整及保養(yǎng)。練功后不做好休整活動,就會使腿部肌肉僵硬從而導致膝關節(jié)勞損。三是練功時姿勢不正確。 主要原因總結為:1、跪膝。 2、定式時實腿的膝關節(jié)與腳尖不能對照。 3、動作轉換時不能虛實分明。
八、明理懂道。
九、持之以恒。



  【基本方法】初學者應跟從老師學習, 否則以下一些基本要求便不知做對沒有.太極拳的動作徐緩舒暢,要求練拳時正腰、收顎、直背、垂間,有飄然騰云之意境。清代拳師稱“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絕”。同時,還很重視練氣,所謂“氣”,就是修煉人體自身的精神力(我個人認為此種“氣”是通過練拳的過程中調節(jié)呼吸的節(jié)奏而形成的),這是作為太極拳的特點之一?!揪毴I】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wěn),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云流水,輕柔勻緩;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④連貫協(xié)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wěn)定;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fā)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初學者需要熟知步驟,形架工整、體松意緊形神兼?zhèn)洹?/p>


3、如何學習太極拳?初學太極拳應注意什么


  初學太極拳時宜慢不宜快,從慢上練功夫,打基礎,先把動作學會,把要領掌握好。熟練以后,不論速度稍快或稍慢,
都要從頭到尾保持均勻。打一套“簡化太極拳”,正常的速度是4~6分鐘,有的人慢練,可長達8~9分鐘,但也不可太慢。打一套“四十八式太極拳”為8~10分鐘, “八十八式太極拳"需要20分鐘左右. 2.架勢不可忽高忽低 初學時架勢可以高一點,也可低一點,但在“起勢”時就要確定高低程度,以后整套動作,要大體上保持同樣的高度(除“下勢”以外)。體弱者最好采用高一點的架勢練習,隨著動作的熟練和體質的增強,再練中型架勢或低一些的架勢。

4、初學太極拳應注意哪些問題?


  初學者需要注意練太極拳運動必須配合呼吸,但剛開始太極拳鍛煉時就著意于呼吸,反倒使動作僵硬,呼吸急促。只有進行專門的呼吸練習,形成自動的呼吸程式,自能和動作相配合。調息練習要求呼吸加深加長,肺活量增加,體內得到更多的氧氣供應。逆腹式呼吸對內臟器到按摩的作用。

練太極拳如何呼吸:

呼吸是太極拳的重要內容。關于太極拳的呼吸,各家論述不一樣,如有的強調“氣沉丹田”,有的主張“腹式呼吸”等。但概括起來基本上有兩種呼吸方法,一是自然呼吸,二是拳式呼吸。自然呼吸就是不要過分注意呼吸和拳架、動作的配合問題,在做好拳勢動作基礎上,呼吸以自然、舒服為宜,你覺得舒服了,就對了。長此以往,呼吸自然就和動作配合上了,這實際上是以動作來調節(jié)呼吸。這種辦法的前提是動作要準確,要合乎規(guī)格,要規(guī)范,對動作要求比較高。拳勢呼吸就是有意識地將呼吸和動作結合起來,呼吸的長短和動作的過程相聯(lián)系,呼吸的吐納也和動作的開合曲伸相關聯(lián)。一般是動作外展為呼,內收為吸;動作沉降為呼,提升為吸;發(fā)勁時為呼,蓄勁時為吸。不管哪種呼吸,基本要領都應是細、勻、深、長。
練太極拳如何心靜

練太極拳最重要的原則是"心靜用意"。這指的是在運動時,思想集中心神專一,意識不斷地指導動作,并且靈活變換,使任何動作都有一定的指向,沒有顧此失彼的亂動。這個原則應該始終貫串在整個練拳過程之中。

(一)用意指導動作

練太極拳時,未動之前,端正姿勢,呼吸自然,存想丹田臍下小腹部,屏除雜念,處于一種無思無慮狀態(tài)。自覺全身安排妥當,已經心靜氣和,然后開始動作。既動之后,全神貫注地不斷用意來指導每一動作的正確性、連貫性和圓活性,動作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和旋轉變換務求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意想勁到,動必合法。

太極拳家把精神鍛煉和肉體鍛煉看作同樣重要,甚至把前者看得更為重要,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最高原則,使所有動作在意識連續(xù)貫注下輕輕運動,不使拙力,從而提高鍛煉的效果〔這個"心靜用意"的原則,太極拳家稱作"練意",結合"練氣"(腹式呼吸)、"練身"(運動肢體內外),構成了太極拳鍛煉方法上意識、呼吸、動作三者密切結合的整體性和內外合一性,成為一種優(yōu)越的拳術〕。

練太極拳所以能夠治療各種慢性病,能夠增強體質和使精神煥發(fā),保持工作能力和延長壽命,其根本原因首先在于"靜中觸動動猶靜"的原則對人體所起的良好作用。

練拳時"心靜用意",要像做氣功時"入靜"一樣,全部精神要用到動作上去,引導著動作,做到"意動形隨"。例如,手向前按時,先要有向前按的想象,動作即行跟著前去;意欲沉氣,就要有氣沉到腹腔深處的想象。意不中斷,動作也不中斷,這就是用意引導動作的練法。這種練法會使練習者本人感到意趣環(huán)生,會使旁觀者看來,動作顯得柔和優(yōu)美,好像行云流水,風吹楊柳那樣自然、活潑。

初學太極拳時,由于邊想邊做,動作上往往顧此失彼,精神容易緊張,經過一段練習時間,等到動作熟練以后,思想就容易專一,心意自然會靜下來,并且越練越寧靜。太極拳功夫深,練得非常寧靜的,當表演時,純靜專一,氣勢騰挪(虛靈活潑預動之勢),精神靈動,一片神行,可以把觀眾的情緒安定下來,全場肅靜,專心欣賞。有些人在練拳時把"心靜"練成閉目養(yǎng)神的半睡眠狀態(tài),動作松懈隨便,沒精打采,并且把練拳套的時間無限制地延長,也就是把靜坐功運用到太極拳行功內來了,這和練太極拳"靜中觸動動猶靜"、提起精神、一氣呵成等要求是不符合的。

(二)練太極拳多年后的內體感覺

如果能夠認真做到心靜用意,長年堅持練太極拳,則會使有關部位的神經都處于一定程度的興奮狀態(tài),導致氣血循環(huán)加速,經膜和毛細管擴張,開頭會出現(xiàn)發(fā)熱、發(fā)脹或出汗,手指肚平時比較飽滿。進一步會出現(xiàn)有如螞蟻爬行般的刺癢感覺;手足運動時有如以小棍撥水似地簌簌抖動的內體感覺;運動時手指肚似有無數針尖往外發(fā)射的感覺,會陰、涌泉等穴位和小腹部有震動和沖擊的感覺。另外,隨著動作的伸縮旋轉,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旁觀者也可以聽到。這些暢通氣血的現(xiàn)象會逐漸消失。經歷這些暢通生理現(xiàn)象以后,逐漸會清除這種景象,但是其后練拳的興趣更濃,體內融融和和,體會到有空松圓活的意趣,時常感到有另一番意味,練拳就欲罷不能了。上述種種反應不可追求,練到一定功夫自然會產生,而且因人而異。有的人就沒有反應;如果勉強追求,會有流弊的。

練太極拳如何由內及外:

太極拳以練內為主,向來有"重意不重形"的說法。但這是對功夫較深者專向靜處練習而說的。傳統(tǒng)的練法是"始而意動,繼而內動,然后形動",是內動導外形,外形合內動,由內及外,以外引內,最后做到內外合一,表里一致,"一動無有不動"。武禹襄拳論說"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李亦畬拳論說"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不在外面";陳鑫拳論說"外之所形,莫非內之所發(fā)";陳發(fā)科說"內不動,外不發(fā)"。這些話都是說的"由內及外"、"內外合一"的鍛煉方法。

內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內臟、肌肉的動向安排,二是內氣的流轉貫注,都是用意來指揮的《十三勢行工歌》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武禹襄解釋為"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軀使"。這都是內動支配外形的明確規(guī)定。中醫(yī)理論認為氣血兼顧,以氣為主,認為形體之能抗拒外力,百節(jié)之能屈伸活動,是"氣之充也";認為血的化液濡筋,成髓養(yǎng)骨,也是依靠氣的動力。太極拳以調和氣血、暢通經絡為功能,以纏繞圓轉的螺旋纏絲勁、抽絲勁的技擊方法為應用,其由內及外的鍛煉方法,各式太極拳家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現(xiàn)代教授太極拳者大都只講外動,通常只籠統(tǒng)地說"以意識引導動作",對于內動的方法,則略而不詳)。茲綜合陳、楊、武三家的內動導外形的方法,試舉例以明之。

在"心靜用意"、"身正體松"、"舉動輕緩"、"動作弧形"、"上下一條線"等原則下,動作欲向何處,內部即先作好安排。在頂勁領好,樁步穩(wěn)當之際,如意欲左旋邁步,則眼神先去,直射平視,脊骨節(jié)節(jié)松沉,胸腹內部先微微右轉(眼隨意動,身隨眼動),同時緩緩吸氣,臍下小腹微內收,右側胸肌向下松沉,右側腰部倍覺充實,右腰隙(即內腎)下抽落實,似乎托起左側腰隙;胯根撐開,右胯根微向內抽,松胯屈膝,逐漸坐實右腿,成右實左虛之勢,是為吸、為合、為蓄。使腰部充實,而內勁由兩腹側向腹前匯集于一點。然后,右胯再微向下沉,左足輕緩地向左前方邁出,步隨身轉,隨即緩緩呼氣,兩胯根更撐開,兩膝蓋向左右分向前挺(膝蓋不宜超過足尖)。隨著重心逐漸左移,左側胸肌向下松沉,左側腰部漸覺充實,而其中內勁有弧形向前上折射之意,兩肩中間骨節(jié)仍微微鼓起,腰脊命門穴則向后勃,而脊骨根有向前上翻之意,使上下前后有對拉勻稱之意。逐漸坐實左腿,呼氣時部分氣呼出,部分"氣沉丹田",形成小腹自然外突,是為呼、為開、為發(fā)。這時,左右胸肌隨著松沉,牽動著內勁,隨著呼氣,有"外往前合"之意。小腹部兩側的內勁弧形向腹前中線匯合于一點,與眼神和手的動向相一致。完成這些一吸一呼、一蓄一發(fā)的動作,接著又緩緩吸氣,使氣聚于臍下,腹部內收;左胯根微向內抽,左腰隙下抽落實,似乎托起右側腰隙,隨著右足提近左足旁,又緩緩呼氣,小腹逐漸外突,成左實右虛之勢。脊柱和左右胸肌隨著松沉,胸兩側肋骨仍是節(jié)節(jié)松沉,有外往前合之意,氣沉小腹,其中內勁由小腹兩側向腹前正中線折射,焦點集中于一點。肛門微緊收,成"吊襠"之勢,這是又一個吸呼、蓄發(fā)的動作。這種內部的上下、左右虛實互換,也是陰陽相濟、陰陽互為其根的具體運用。胸背部分始終要保持含胸拔背的姿態(tài)。吸氣時小腹內收,呼氣時部分呼出,部分氣下沉于小腹部。吸氣為四梢"勁回歸丹田",呼氣為"氣沉丹田"、"勁貫四梢"(四梢為兩手兩足尖端),通過旋腰轉脊,節(jié)節(jié)貫串地使丹田勁上行者由旋腕轉膀而達于手尖,下行者由旋踝轉腿而達于足尖。在動作過程中,尾閭始終正中地托起丹田(小腹部分),脊骨根向前對準胸腹部中央一條垂直線,脊骨根有前送上翻之意。動作欲向何處,脊骨根立即對向何處,對動向起到舵手作用(應用在推手,開呼為發(fā)勁,打放;合吸為蓄勢,走化)。隨著動作的一開一合,腹式呼吸的一呼一吸,內臟輕微地做上下左右大小不等的弧形活動,可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氣血沿著經絡、血管系統(tǒng)活潑流轉,外部的形態(tài),手足的變換,隨著內動而運動。周身在運轉過程中在不同角度上保持中正,協(xié)調平衡,加強合力作用。前進后退,左旋右轉時,肩節(jié)始終對準胯節(jié),兩乳對準兩肚角,齊進齊退,身法自然端正,上下也自然相隨。這種內勁率外形,"由內及外"的練法,關鍵在于腰脊命門穴的主宰作用和左右腰腎的抽換來支配全身內外動作的協(xié)調,無止境地越練越細致。



  初學太極拳須知

  太極拳之動作,與吾人日常習慣,或所運用者,多有不同或相反之地方,吾人須要留心矯正,先從外表之姿態(tài)言,應要依照下列四項:

  一、虛領頂頸,頂頸是指頭容正直,仿佛有頸貫頂之意,頭為一身之主宰,頭容正直,精神方能振作,不過正直之中,宜含虛靈(即不用力之意,方為合法,十三勢歌云:滿身輕利頂頭懸。),若意外遇到跌仆時。而頭部不致觸地受傷,即此“頂頭懸”之功。

  二、 涵胸拔背,涵胸是胸部向內微凹,使橫膈下降,以為氣沉丹田之助,拔背是背部向外微凸,使脊柱垂直,力發(fā)于背,閱者不可誤會如此姿勢,會影響肺部發(fā)育或呼吸,若然,恐是過猶不及之誤,此姿勢如同僧人合什,復放下雙手時之姿勢無異,純任自然,安舒毫不勉強。

  三、 松腰垂臀,松腰即使腰部輕松之意,太極拳之轉動變化,皆系于腰,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隙。腰部舒展,不但氣易下沉,運轉靈敏,而且下部得力,不致有上重下輕之弊。垂臀是使臀部下垂,不向外突,凡蹲身時宜注意,方不致為松腰之障礙,若突臀,必至連帶發(fā)生挺胸、氣促、身浮與腰硬之毛病,使得身體變成剛整,最易失去重心。

  四、 沉肩墜肘,肩不沉,則胸廓以上皆受束縛,氣向上逆,肘不垂,則勁不能長,而兩肋亦失其保護,尤要者,欲求其松,非沉肩墜肘不為功也。

  以上四項,均為著重吾人生理上自然之姿勢,力避矜持之態(tài)度,使得全身松沉 然后方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

  至于涉及精神方面之準備,則有下列二項:

  一、 純以意行,太極拳最忌用力,對于各種動作,須以意貫之,如導引家之運氣無異,譬如兩手上舉,并非手自行向上,而是意使之向上,意不停則手不停,意一斷,則手即不動,日久自能養(yǎng)成一種想象力,所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此為吾人心理支配生理之妙用。
  初學之人,能知此理,能知不妄用力,對于平淡無奇之練法,便易于漸入佳境,而不致有厭倦之意。一套太極拳,練數十年而不輟而不厭者,蓋以其非使運動身體,作姿勢之表現(xiàn),而實運用心意,內蘊無窮變化,意味深長,有如弈棋及書法,九而彌精,永無止境。

  二、 形神合一。太極拳所練在神,故盤架子時,精神必須內斂,使與肢體之運動,合而為一,然后方能感覺敏銳,舉動輕靈。《行功心解》云:全身意在精神。茍神不在。意亦無存,雖手足舞動,可謂全無意思。

  此外,就氣之方面言,最要氣沉丹田,但必須呼吸自然,初學者切不可自作聰明,誤 解用氣,關于此點,鑒泉師言之確切,師云:凡人喝茶用飯之際,從不注意到呼吸,亦未聞有人因喝茶用飯而壞者,茍喝茶用飯時,亦要研究何時為呼?何時為吸?如何 如何用氣?如是而不壞者幾希,此為最簡而明之解釋。

  外表姿態(tài),與內在之意、氣神方面,既已清楚,吾人可以開始練習矣。練習太極拳, 通稱“練架子”,亦稱“盤架子”,但不如吾人日常所慣稱之“打拳”為簡便,打拳只須有方丈之地,便夠應用。在一般事務紛繁之人,早晚最好練習兩次,每次約費一刻鐘或半點鐘,即可得到卻病延年之奇效,飯后或過飽,最好稍事休息,然后開始。如精神疲倦,練一趟拳,可以振作精神;若心神恍惚,意無所屬之時,不如不練。練時之環(huán)境以靜為佳,空氣清新固好,惟有時偶然緊閉窗戶,練完可能出一身汗,亦未嘗無益處。打拳后如覺腿部過強,可略微散步,籍作調劑。飽食足睡,為運動之根本,如機器之有充足燃料。以言煉丹修道,又當別論。

  太極拳之規(guī)則繁 拳所有拳之經、論、十三勢歌等等,其中之每一句、每一字,均為規(guī) 則。顧此失彼,初學者實無須慮許多,其大要為慢與不用力,神凝,以意行之?!痘A八要》曰:中、正、安、舒、輕、靈、圓、活。最為賅簡。如體弱有病者,尤不可心急,須緩進;體魄壯健者,不妨多練,先求形之相似,次求勢之正確,末以意運用之。拳為推手與器械之基礎,最要留意。

  練拳之快慢,亦須加以解釋。初學時,動作生疏,當然要慢,況太極拳是以慢為原則,此時一套拳約不超過十五分鐘,姿勢純熟后,可以再慢,至二十分鐘、三十分鐘,或超過之。意之所至,不可勉強。慢既練有成績,快亦要練,快是求身手敏捷,意氣靈活——此為由慢訓練而來——能練到真慢與真快之境界,可謂有相當成績。何以言之?初學之慢,非真慢,乃斷續(xù)、凸凹、姿勢不正確之慢;初學之快,非真快,因非全體之快,手動而腰未動,腰動而腿未發(fā),使全身皆快,意不能快,亦系徒然。形活意靈,內外相合,豈是一朝一夕之功?

  練拳須有“三多”,一曰:多打,勤而行之,進境自速;二曰:多看,導師教人時要多看,可以增加領悟,別人打拳時要看,籍以觀摩,并考驗一己之觀察、判斷好壞之能力;三曰:多想,好學深思,經云:默識揣摩,暇時對于此中之經論或學理,多加研究,以為體驗。練習既有成績,尚須教授別人,教學可以相長也。

  要之:練太極拳首重信仰心與興趣,既有信仰心與興趣,方能在任何環(huán)境之下,而繼續(xù)練習,持之以恒。不然,一暴十寒,亦難收偉大之效果。不過,太極拳所練,勁入于骨,練后功夫不易丟失;倘不輟研求,老而彌精,不比其他只注重肌肉或氣力之運動,年紀長大,有一年不如一年之感。

  十三勢歌曰: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因為功夫無息,學無止境,故成為一種藝術。深愿學者,力加研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練習太極拳應注意哪些事項,不走彎路,一氣呵成。





  身體中正、自然、配合呼吸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