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吳門畫派”與茶一

時間:2021-09-06 作者:白日易珊婧 來源:茶文化

  在明代中葉,蘇州吳中文壇群星璀璨,涌現(xiàn)出許多才華橫溢的名人文士,他們才藝雙全,能詩擅畫。其中尤以"吳門畫派"的重要人物沈周、文徵明與同時在蘇州的唐寅、仇英形成"吳門四家",或稱"明四家"更為卓越,他們的繪畫不僅享譽(yù)江南,成為明代畫壇上的一支勁旅,而且,感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對茶事活動和茶事創(chuàng)作樂此不疲,均以茶為題材,留下了大批珍貴畫作。

  明畫家沈周與茶沈周,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亦作玉田翁,人稱白石先生,長州人。沈周一生家居讀書,吟詩作畫,終生不仕。他詩宗白居易、蘇軾,字仿黃庭堅,畫法宗元諸家。他是明代中期的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lǐng)域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其繪畫造詣尤深,兼工山水、花鳥,也能畫人物,以山水和花鳥成就突出。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表現(xiàn)傳統(tǒng)山水畫的三遠(yuǎn)之景,而大多數(shù)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文人生活的悠閑意趣。他對茗飲也是情有獨(dú)鐘,曾創(chuàng)作有《火龍烹茶》(見(《諸家藏畫簿》卷七)、《會茗圖》(見《自怡悅齋書畫錄》卷二)等以品茶為內(nèi)容的作品。另外還撰有茶著《會茶篇》、《書茶別論后》的茶書,并留有大量茶詩,如《月夕汲虎丘第三泉煮茶坐松下清啜》等。

  明書畫家文徵明與茶文徵明(1470-1559),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蘇州府長州人,因祖籍在衡山,故號衡山居士,又號文林子。他多才多藝,性格倔強(qiáng),因不結(jié)交官府,而九次應(yīng)試都名落孫山。他是繼沈周之后吳門派的領(lǐng)袖。他繪畫,山水、人物、花卉等無一不精;于茶,煮茶論茗,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nèi)容,對茶事、茶書、飲茶之法等探究不息。另外,他還撰有《龍茶錄考》一文,是古代研究宋人蔡襄《茶錄》最有價值的考證文章,對《茶錄》的書法藝術(shù)、版本、寫作時間等都作了深入的考證。經(jīng)查,他撰寫的詩中茶詩和敘及茶事的詩篇,現(xiàn)存有150多首。他為躲避寧王朱權(quán)之流的干擾,常沉湎于茶中,以致有些"入魔"。他對水的要求甚高,常派人進(jìn)山汲取寶云寺水來烹茶,但又怕挑夫圖省事,隨意取水交差,于是,他就以"竹符"為信物,交給泉邊寺中僧人,待接挑夫汲泉時,將竹符隨水一起帶回,即"竹符調(diào)水"(相傳此法最先為宋代蘇東坡所創(chuàng))。

  他現(xiàn)存以茶為題材的繪畫,尚有《惠山茶會圖》、《茶具十詠圖》、《喬林煮茗圖》、《品茶圖》、《茶事圖》等多幅,其中以《惠山茶會圖》最為著名,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圖中內(nèi)容是寫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十九日清明時節(jié),文徵明與好友在無錫惠山二泉亭下,以茶會友的一段雅事。圖中有七位人物,所繪人物神形各異,有的坐于泉井邊,談興正濃;有的正從松下曲徑緩步踱來?;萑み呍缫阎糜袦肯丬?,桌邊有一人雙手作揖,正在迎接友人的到來。他就是此次活動的東道主或發(fā)起人?;萆饺宕几输?,極宜烹茶,自被唐代陸羽評為"天下第二泉"后,就聲名不絕,被歷代名人所傾心。如唐武宗時丞相李德裕"好飲惠山泉,置驛傳送,不遠(yuǎn)數(shù)千里。"文徵明與他的好友也經(jīng)常去惠山賞泉。

  明畫家文學(xué)家唐寅與茶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有"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之印章,蘇州吳縣(今吳中區(qū))人。弘治十一年(1498年)舉人會試時,牽涉科場舞弊案,下詔獄,謫為吏,恥不就。游名山大川,以賣畫為生。他的山水畫大多表現(xiàn)險峻雄偉的大山,樓閣溪橋以及四時勝景等,也有描寫亭榭園林、文人佚事生活的作品。圖中所畫主要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庭院書齋生活。圖中人物動靜相宜,畫面層次分明,意境悠閑,詩畫相稱,表現(xiàn)了文人雅士借瀹茗追求一種閑適隱歸的生活,也多少流露出唐寅遁跡山林的志趣。其中,以茶為題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盧仝煎茶圖》、《煎茶圖》、《斗茶圖》、《烹茶圖》、《煮茶圖》、《事茗圖》等。其茶畫中,以《事茗圖》最為著名,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該畫有自題詩款曰:"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赍。料得南窗下,清風(fēng)滿鬢絲。"下押"唐居士"、"吳趨"、"唐伯虎"三印。圖前有文徵明隸書"事茗"二字。右上角有乾隆皇帝的詩書并跋一段,曰:"記得惠山精舍里,竹爐瀹茗綠懷持。解元文筆閑相仿,消渴何勞玉常綠。甲戌閏四月,雨余幾暇,偶展此卷,日摹其意,即用卷中原韻題之,并書于此。"

?


熱門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