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域都有一個專屬自己的茶葉密碼,它們關乎生活習慣,關乎地域性格,關乎歷史記憶。就像單叢之于潮汕,沱茶之于重慶,普洱之于云南……
而對于北京,地位迄今難以撼動的主流茶類,是茉莉花茶。
舊時,老北京的茶葉鋪子一般都掛著一塊幌子,上寫“經(jīng)營各種紅綠花茶”??雌饋?,那時候京城的茶品也不算少??烧嬲咔魏娩N的,卻只有茉莉花茶。
在很多人印象中,北方人不講究飲茶。北京沒有像樣的茶文化?這種觀點可就有點胡說八道的成分了。北京茶文化一樣博大精深。而老百姓最愛的茉莉花茶,恰恰就是北京茶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非京籍“北京土特產(chǎn)”
茉莉花茶本不產(chǎn)于北京,而是南方的工藝。茶商一般都是在每年農(nóng)歷清明前后,派人到安徽采茶,貨物辦理齊全后運到福建。
其實中國很多地方都出產(chǎn)茉莉花,但福建生產(chǎn)的單瓣茉莉花香氣最濃,是窨制花茶的不二選擇。所以舊時茉莉花茶,都要在福建熏茶。
北京人獨愛茉莉花茶
北京人為何獨愛茉莉花茶?
有人說北京人喜歡品飲花茶是因為水太硬,北京的水質(zhì)總體上是硬、澀、咸、苦。
不管是再好的紅茶綠茶烏龍茶,用這種水泡出來都成了“廢茶”,不僅香低味淡,而且品質(zhì)欠佳。
為調(diào)和水質(zhì),于是京城的茶莊紛紛拼配花茶,以茶香帶花香,由此沖泡出的茶湯便滋味鮮濃,純正持久。北京人嘴“刁”,喝順了口,自然就認定了花茶。
古代王爺也愛花茶
很多人覺得北京人喝的茉莉花茶,在茶界絕算不上什么上品,甚至于還有人對此口味嘲笑不已。殊不知,花茶也是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查閱文獻,飲用花茶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到了明代,則有了更大的發(fā)展。明初朱權(quán)《茶譜》中,就記載了花茶的具體制作方法:“百花有香者皆可,當花盛開時,以紙糊竹籠兩隔。上層置茶,下層置花,宜密封固,經(jīng)宿開換舊花。如此數(shù)日,其茶自有香味可愛。”
寫下這段文字的朱權(quán),可不是一般的文人墨客。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受封為寧王。能讓王爺寫上一筆,也可見用花熏茶是一種高雅的玩法。也可以說,花茶流行于明代上流社會之中。
一百多年之后,晚明著名戲曲家、文學家屠隆《茶說》中詳細記載了一個更有意思的玩法:“茉莉花以熱水半杯放冷,鋪竹紙一層,上穿數(shù)孔。晚時采初開茉莉花綴于孔內(nèi),用紙封不冷泄氣。明晨取花簪之,水香可點茶。”
敢情晚明文人覺得以茶熏花都不過癮,干脆直接拿花熏水。用茉莉花熏過的水,再去點茶味道想必錯不了??傊?,茶與花的結(jié)合在明朝成為了高雅的游戲。
茉莉花茶清口氣減肥
茉莉,本不是我國的本土植物。西漢年間,自西亞經(jīng)印度傳入中國。茉莉花顏色潔白、香氣濃郁,向來為國人喜愛。
經(jīng)常這樣喝茉莉花茶不僅能夠祛除口氣,對于口腔炎癥、慢性咽炎也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當然,喝的時候要注意茶湯溫度,50度左右再入口為宜。
運用茉莉花茶清口氣的方法,其實同時你也就正在利用它對抗脂肪。
當然,除了以上兩種功能外,茉莉花茶還有一大堆的效用,比如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溫中和胃、強心益肝等等。
春季,快讓香醇鮮爽的茉莉花茶為你由內(nèi)而外的健康和魅力做出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