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論述】
李杲:“黃芩,味苦而薄,故能泄肺火而解肌熱,手太陰劑也。細(xì)實(shí)而中不空者,治下部妙。”
張?jiān)兀?ldquo;下痢膿血稠粘,腹痛后重,身熱久不可者,黃芩與芍藥、甘草同用。肌熱及去痰用黃芩,上焦?jié)駸嵋嘤命S芩,瀉肺火故也。瘡?fù)床豢扇陶?,用苦寒藥,如黃芩、黃連,詳上下,分梢根,及引經(jīng)藥用之。”
朱震亨:“黃芩降痰,假其降火也。凡去上焦?jié)駸?,須以酒洗過用。片芩瀉肺火,須用桑白皮佐之。若肺虛者,多用則傷肺,必先以天門冬保定肺氣一而后用之。黃芩、白尤乃安胎圣藥,俗以黃卒為寒而不敢用,蓋不知胎孕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乃能養(yǎng)胎,黃芩乃上、中二焦藥,能降火下行,白尤能補(bǔ)脾也。”
【適宜人群】
適宜肺熱咳嗽、熱病高熱神昏、肝火頭痛、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瀉痢、熱淋、吐衄血、崩漏、胎熱不安、癰腫疔瘡者。
【所含成分】
黃芩主要含黃芩甙、黃芩素、漢黃芩素,漢黃芩甙、黃芩新素、β-谷甾醇等成分。
【性味歸經(jīng)】
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
【主要功效】
黃芩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的功效。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dòng)不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