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瓶類(一)

時間:2022-06-08 作者:鸕藣齰驖鷜瓕黽 來源:茶文化
古代陶瓷瓶類(一)

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陶瓷,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紅陶質(zhì),手工制作。器形為小直口,細頸,長圓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對稱的雙系,用以穿繩。器表有多繩紋。燒結(jié)程度較好,質(zhì)地堅實。汲水時由于重力作用,瓶口會自然向下,待水將滿時,瓶身自動倒轉(zhuǎn),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及馬家窯文化遺存中發(fā)現(xiàn)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廟底溝類型的尖底瓶為雙唇,小口,器身瘦長,肩腹部無系。馬家窯文化的尖低瓶為侈口,直頸,折肩,腹有雙系以細泥橙黃陶制成,器表涂淺紅色陶衣,以黑彩繪旋紋,紋飾充滿動感,制作精細。

傳瓶

  流行于隋唐時期的器形,即單口,雙腹并聯(lián)的雙縭尊,自銘“傳瓶”。目前僅發(fā)現(xiàn)兩件,分別收藏于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后者出土于西安郊區(qū)隋大業(yè)四年(608年)李靜訓墓。

葫蘆瓶

  形似葫蘆的瓶式。自唐以來,因其諧音“福祿”,為明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tǒng)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時,因皇帝好黃老之道,此器尤為盛行并多有變化;除傳統(tǒng)器形外,又有上圓下方式,蘊含天圓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時,成為外銷瓷品種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并出現(xiàn)三節(jié)或四節(jié)式葫蘆瓶。雍正以后,創(chuàng)制一孔葫蘆瓶,嗣后變化多端,其中器口內(nèi)斂,臥足,飾對稱如意綬帶耳者又演化為“如意尊”。

葫蘆瓶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國,兩晉時的古倉罐演變而來。造型為上小下大弧形臺階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級裝飾多個垂直或斜直的圓錐角。吳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帶民間取其“五谷豐登”吉祥之意。

盤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淺盤而得名。流行于唐,宋時期。

凈瓶

  佛教僧侶“十八物”之一,游方時可隨身攜帶以儲水或凈手。他淵源于佛國印度,后隨佛教傳入中國,日本,朝鮮及南洋群島諸國。梵語音為“捃雅迦”,“君遲”,“軍持”,中譯為瓶或澡瓶。瓷器凈瓶流行于唐,宋,遼時期。造型為管狀細長瓶,頸中部突出如圓盤,長圓腹,圈足,肩部上翹的短流多作瑞獸首形。元, 明以后多稱“軍持”。器身多扁圓,頸較短,流肥碩。入清以后,這一器形為皇家壟斷,演變?yōu)橹鳖i,豐肩,斂腹,高圈足外撇如蓋展開,無流,成為清朝朝廷賜給西藏高級僧侶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稱“藏草壺”。

玉壺春瓶

  北宋時創(chuàng)燒的一種瓶式,呈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由宋人詩句中“玉壺先春”一詞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窯口燒制。入元以后,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諸窯, 并且出現(xiàn)八方形與器身鏤雕裝飾。明,清兩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并成為傳統(tǒng)器形一直延續(xù)至清末。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