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當前對陶瓷制品的分類方法

時間:2022-06-06 作者:1神經病丶 來源:茶文化
各國當前對陶瓷制品的分類方法

在日本歷來存在著對窯業(yè)制品的不同分類方法,比較常見的是參照西方的分類方法而簡單分作土器、陶器、炻器、瓷器。其主要區(qū)別在于:

1、土器與陶器的坯胎多滲水,但土器無釉,陶器多有釉,所以能不滲水。

2、炻器與瓷器的坯胎雖然都不滲水,但炻器多無釉,胎不透明,瓷器則有釉,而且坯體略為透明。

3、土器與炻器的坯胎多有顏色,陶胎則有各種顏色,瓷胎大多為白色。

日本使用的這種分類方法,主要是在明治維新以后大抵仿自法國。而法國除上述的布萊等人的分類法外,早在1844年布隆奈爾(Brongnairt)就曾按照陶瓷坯質、硬度及透明度的不同發(fā)表過一種分類法,成為陶瓷分類的嚆失。

至于蘇聯,同樣在使用著類似的分類方法,而且有的更為簡單。即按照坯胎在燒成上的特性基本上分作陶、瓷兩大類,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復分為若干亞目。特別強調瓷器的特征是具有致密的、燒結的、不滲水和不透氣的瓷胎,其斷面帶有貝殼光澤而不粘舌頭。陶器與瓷器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后者具有白色的、半透明的瓷胎。

這些以燒成陶瓷后出現的結構狀態(tài)為基礎的分類方法,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是需要用其它方式來彌補不足的。例如看透明度到一定厚度就要受到限制。而且還有到什么程度才算透明,或到什么程度才算不吸水等一系列問題。舉例來說,我國古陶瓷中著名的“定窯”制品胎質潔白,聲音鏗鏘,聽起來非常清脆,雖然坯體一般很薄,但是透明性卻絲毫沒有。又如至今未斷燒制的“龍泉窯”青瓷一般多是褐色胎,而且坯體較厚,又無透明性。這兩種世界聞名的古瓷雖不吸水,然而按照國外標準,只能放入“陶器”(Faience 或china)或“炻器”(Stone ware)之列。而實際上如此劃分的結果,不僅我國歷史文獻要重加修改(例如晉人所謂“縹瓷”,唐人所謂“內丘白瓷”,宋人所謂“真定紅瓷”等),而且連日本文獻中所謂“青瓷”以及“造瓷器生”之類的名稱也同樣成了問題。

除了以坯體中的玻璃相和吸水量來劃分陶瓷的方法外,有的國家為了避免其界限不易劃清的缺點,曾試圖采用其它分類法。例如美國窯業(yè)協會陶瓷命名委員會在1950年發(fā)表的陶瓷分類方法中,對于陶瓷曾作了具體規(guī)定。共分作瓷器(Porcelain),半瓷器(Semi-Porcelain),陶器(china),半陶器(Semi-china),炻器(Stone ware),土器(Earthen ware)等六大類。其中關于瓷器與陶器的解釋是:

1、瓷器(Porcelain):坯胎內含有玻璃相的窯器,不論釉之有無,釉與胎一次燒成,坯胎吸水量為0~0.5%。

2、陶器(china):坯胎內含有玻璃相的窯器,先燒成素胎,然后掛釉,再用同樣溫度或較低溫度燒成,坯胎吸水量為0—0.5%。

如此看來,他們把瓷器與陶器的主要區(qū)別放在一次或兩次燒成的制作方法上。這個方法似乎簡便易行,但只用來劃分現代陶瓷還可,而對于歷史悠久、品類繁多的我國乃至朝鮮、日本等古陶瓷來說,卻不完全適用。因為所謂先用高溫燒成素胎,然后掛釉再次燒成的作法,古代東方幾乎是沒有的(例如我國宋、金時期的“加彩”,以及明、清時期的“釉上彩”的作法與此說也不盡相同。)

總之,初步可以得出這樣的概念,即在國外當前對于窯業(yè)制品的分類大體分作二至六大類(蘇聯二類,歐洲及日本四類,美國六類)。而其中比較常見的主要是四分法:土器:胎有吸水性,有釉;陶器:胎無吸水性,色胎;炻器:胎無吸水性,白胎有透明性,有釉;瓷器。

目前我國陶瓷工業(yè)方面也基本上使用這種分類方法,并且加入了“特種陶瓷”一項而成為五大類。但在文物考古方面則比較側重于陶、瓷兩大類的劃分方法。而矛盾的癥結主要在于如何理解“瓷器”標準與如何看待古陶瓷的問題上,這一點還有待進一步加以探討和解決。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