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虱子,中藥名。為浪飄水虱科動物張氏魚怪IchthyoxenustchangiYu、祁氏魚怪IchthyoxenusgeeiBoone、中華魚怪IchthyoxenussinensisShen等數(shù)種魚怪的全體。張氏魚怪我國分布于南方水域。祁氏魚怪分布于河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水域。中華魚怪我國主要分布于華北地區(qū),浙江、臺灣、云南等地水域也有。具有降逆開郁,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噎膈,反胃,胃脘疼痛,胸膈滿悶。
功效作用
功能
降逆開郁,活血止痛。
主治
噎膈,反胃,胃脘疼痛,胸膈滿悶。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研末,3-5g。
藥理作用
魚虱子對小鼠腹水癌及棱形細胞肉瘤生長,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治噎膈氣逆及胸前脹痛?!?/p>
2、《中國動物藥》:“降氣,開郁,解毒,止痛?!?/p>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食道癌和宮頸癌。
相關配伍
治胃痛:魚怪、狗寶、佛手、酒軍、魚腦石各等分。焙研為末,每服1g,每日2次。(《中國動物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冬季采收。捕魚時,發(fā)現(xiàn)寄生魚怪的魚,自魚胸鰭的白色囊中取出,洗凈,曬干。用時以微火烘干,研成細末。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體呈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0-18mm,寬6-9mm。有的皺縮,觸角多脫落,并帶有殘存的足。黃白色至褐色。背面有明顯的節(jié)棱。質(zhì)脆,氣腥。
植物學信息
生長環(huán)境
1、張氏魚怪:寄生于魚類胸鰭后的特別囊內(nèi),不能自由游泳,幼蟲可寄生于魚的體表。2、祁氏魚怪:幼體寄生于鯉、鯽等淡水魚體表。3、中華魚怪:常寄生于鯽魚體腔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