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痔瘡的9個民間偏方
[方一]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于痔瘡。
[方二]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nèi),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于痔瘡。
[方三]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末,用麻油調(diào)勻,擦患處。
本產(chǎn)適用于濕熱而致痔瘡。
[方四]
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適用于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cè)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方六]
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本方源于《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適用于痔瘡。
[方七]
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66232,遂愈。
本方源于《類編朱氏集驗方》,治痔瘡。
[方八]
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6克。
[方九]
生豆腐渣,鍋內(nèi)炒干為末,每服9克,白砂糖湯下,日3次。
2、治療痔瘡的民間偏方,詳細的最好不過了
痔瘡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辨證】風濕燥熱侵襲臟腑,陰陽失調(diào),氣血縱橫,經(jīng)脈交錯,濁氣瘀血下注。
【治法】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
【方名】治痔湯。
【組成】蒲公英30克,黃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用法】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內(nèi),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
【出處】名醫(yī)名方痔瘡防治網(wǎng)
我有一方 取仙人掌一塊洗凈去刺去皮 白礬一快 按4比1的比例搗爛 用布托著 睡前涂于肛門處 如有內(nèi)痔盡量往里多送點 大約使用半個手掌大小的一塊就可治好 忌服辣椒 煙酒 如果比較重 好了之后也要忌口半年 我都二十幾年沒犯痔瘡了
生吃蚯蚓
3、治痔瘡有什么偏方?
[方一]
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適用于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二]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cè)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于痔瘡。
[方三]
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本方源于《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適用于痔瘡。
[方四]
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類編朱氏集驗方》,治痔瘡。
[方五]
生豆腐渣,鍋內(nèi)炒干為末,每服9克,白砂糖湯下,日3次。
本方源于《危氏方》,適用于血痔。
[方六]
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6克。
本方主治肛門久痔。
[方七]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普通盆內(nèi),患者趁熱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鐘。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于痔瘡。
[方八]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藥研成細末,用麻油調(diào)勻,擦患處。
本產(chǎn)適用于濕熱而致痔瘡。
[方九]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于痔瘡。
痔瘡不是大病,但如果發(fā)現(xiàn)得早治,否則會給生活帶來很大麻煩,用聯(lián)邦痔消治療效果很理想,可以輕松快速解除痔瘡之苦。
參考資料:痔瘡中文網(wǎng)www.zhichuang88.com
痔瘡是指肛門內(nèi)外的靜脈脹大,靜脈血液不易回流,出現(xiàn)青紫色,原型或橢圓形塊狀物的疾患。肛門外有病灶者稱“外痔”,肛門內(nèi)者稱“內(nèi)痔”,中西醫(yī)病名相同
內(nèi)外痔是病程較長的常見慢性病,民間應(yīng)用的高效良方具有方法簡便、奏效迅速,用費低廉,無副作用等特點。
1:中成藥療法
云南白藥
用法:內(nèi)服每次0.2克,日4次,外用,臨臥前將白藥2克,凡士林8克調(diào)和,注入痔核處。
療效:連續(xù)用藥10天,治一期內(nèi)痔顯效。
2:處方:硫磺94克,紅棗12枚。
用法:將硫磺放入沙鍋中,加熱熔化,放入紅棗。待硫磺化盡,紅棗成炭時,取下研為細末,分作12份,每晨前服1份,開水沖下,1~2年患者服1劑,3~5年患者服2劑,6年以上患者服3~4劑。
療效:治愈率為96%。
4、中國古代有什么治療痔瘡的民間偏方
痔瘡的保守療法
(1)內(nèi)治法:是指采用內(nèi)服藥物治療痔瘡的方法。中醫(yī)對痔瘡的治療強調(diào)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即在辨證論治理論的基礎(chǔ)上,針對不同的病因、病理、病位、不同的體質(zhì)、年齡,進行不同的治療。中醫(yī)根據(jù)痔瘡多屬于濕熱風燥火邪傷脈動血,以致氣血郁滯,結(jié)而成塊的病機采用瀉火涼血、清熱潤燥、祛風除濕、益氣養(yǎng)血固脫的具體治則。有許多治療痔瘡的單方、驗方,有很好的療效,亦可辨證選用。
(2)栓劑:是指肛門局部給藥的方法。此種方法比口服藥物療效更好,由于直腸局部給藥直接作用于痔局部,發(fā)揮作用快、效果好,藥物經(jīng)直腸吸收后,可直接進入大循環(huán)而不經(jīng)過肝臟解毒。這樣既減少了肝臟對藥物的破壞,又減少了藥物對肝臟的刺激。同時直腸直接給藥可避免胃酸和消化道酶對藥物的破壞,也避免了藥物對胃粘膜的刺激,因此栓劑的應(yīng)用正日趨廣泛。常用的栓劑有很多種,如洗必泰痔瘡栓,馬應(yīng)龍痔瘡栓、化痔栓、紅霉素栓、消炎痛栓等,以上栓劑各藥店均有出售。
栓劑對一期、二期、三期內(nèi)痔有止血、止痛、收斂、消炎等作用,對全身癥狀和直腸炎也有治療作用,可作為一種較為簡便易行可靠的保守療法。
(3)熏洗法:熏洗法(亦稱坐浴法)是以中藥煎湯熏洗肛門會陰部,通過熱和藥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氣血流暢,達到腫消痛減的目的。具體方法是將藥物水煎10分鐘后,先用蒸氣熏肛門局部,待水溫適合時,再行肛門局部坐浴,中醫(yī)主張辨證論治,辨證施藥進行熏洗。
主要代表方藥有:
①濕熱生痔:治則以清熱祛濕,方用《外科正宗》洗痔腫痛方,《醫(yī)宗金鑒》祛毒湯等。常用藥物有:黃連、黃柏、大黃、黃岑、地榆、槐角、苦參、樸硝、瓦松、川椒、馬齒覓、防風、蒲公英、野菊花、銀花等。
②氣滯血瘀:治則宜理氣消腫,活血化瘀。方用《外科正宗》洗痔枳殼湯,活血散瘀湯等。常用藥物有:枳殼、厚樸、木香、紅花、川芎、歸尾、赤芍、丹皮、劉寄奴、澤蘭、郁金等。
③風燥腫癢:治則宜祛風潤燥,消腫止癢。方用《外科正宗》洗癢瘡方、蛇床子湯等。常用藥物有: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威靈仙、五倍子、白礬、艾葉、花椒、當歸、苦膽、荊芥、防風等。
④臨床經(jīng)驗方:各醫(yī)院根據(jù)自己的臨床經(jīng)驗總結(jié)出許多經(jīng)驗方,有一定的療效,可以辨證選用。
(4)藥物涂敷療法:是指將藥物直接涂敷于患處的方法。適用于痔核脫出、腫痛不適,或因分泌物過多而引起的肛門瘙癢,或術(shù)后出血以及遺留創(chuàng)面等。
(5)針灸療法:針灸治療痔瘡有悠久的歷史,歷代醫(yī)家的著作中記載了多種治療痔瘡的穴位和方法。常用的穴位有攢竹、燕口、齦交、白環(huán)俞、長強、承山等。主要適用于內(nèi)痔出血、脫出、腫痛和肛門墜脹不適等癥狀,有獨到的療效。
(6)挑治療法:是近年來我國醫(yī)務(wù)工作者發(fā)掘整理出的治療痔瘡的民間方法。主要有痔點挑治、穴位挑治和區(qū)域挑治三種。挑治療法雖不能使痔核消失,但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有消炎、止血、止痛的功效。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保守療法。
(7)擴肛療法:各期內(nèi)痔均可采用,對內(nèi)痔合并絞窄引起疼痛、出血者效果較好。肛門失禁者、老人、產(chǎn)婦、腹瀉及用過硬化劑療法者不宜采用。該療法的副作用主要有擴肛不當而引起肛門括約肌失禁,粘膜撕裂,粘膜下血腫及粘膜脫垂。因此說目前對該療法尚有爭議。
(8)自我按摩和氣功療法:按摩和氣功療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對于預防和治療痔瘡都有益處。主要方法是每日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和做提肛運動,每日1~2次,每次30下,可適用于痔瘡、肛門松弛、排便無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