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在俞老家里,我品嘗到最新鮮、最正宗的羅茶,確如古人所言,有一種“乳兒之香”,斷非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之類人間凡品可比。我對俞老說,今天能喝到您的羅茶,比當年張宗子喝到閔老子的羅茶,更多了一層清雅之趣。俞老笑問為何,我說,當年他根本沒有機會到羅村來品羅茶,而我們今天是坐在原產(chǎn)地的茶人之家里,品嘗剛剛采摘的新茶,而且是用的茗嶺上的山泉,這哪里是當年的閔汶水所能夢見的呢?俞老聽了,呵呵地笑著說,那你就每年都到我這里吃茶來吧,不一定非要春天來,其實茶是夏天或者秋天的更好。這也是茶與眾不同的一個特點哩。那天,俞老與我談得十分開心,遂結(jié)下忘年之交。
轉(zhuǎn)年的初夏,我就收到了從羅村寄來的一包新茶,還有老人家的一封信。俞老說他每年都會采些新茶寄給至好的朋友,今年特意多分出一份,是給深圳的。我深為茶翁的儒雅古風所感動,當即仿效先賢的做法,吟成一首七言絕句,寄給羅茶翁以謝千里贈茶之厚誼:“碧葉凝香羅來,清風習習蕩胸懷。茶翁遙寄山野綠,拂我禪心明鏡臺?!贝撕髷?shù)年,年年如此。
1998年,是俞老的八十大壽。幾位朋友發(fā)起給老人家編輯一本《驗方詩文集》,我聽說之后,也希望參與其間,共襄盛舉。是年重陽之際,兩冊新書自羅寄至我的案頭,俞老還隨書寄來了一首七律《八十近況》:“忙日停餐便病人,閑時雀戰(zhàn)去來頻。揮毫偶作書詩畫,臨癥常憑精氣神。根藝盆栽娛晚景,怡情悅性惜遺身。時看影集茶煙酒,錄放自吟一自顰?!弊x罷此詩,我對俞老的瀟灑晚景頗多感慨,于是步其原韻奉和一首:“倚松伴鶴中人,施惠療疾往來頻。晨對山窗云作畫,夕臨書案筆如神。滄桑閱盡炎涼景,大道低回劫后身。八秩欣逢遙祝酒,詩懷九曲化一顰?!蔽野堰@首和詩以毛筆宣紙書寫成一個條幅,寄給老人家權(quán)作賀壽之禮。不久就收到了俞老的回函,里面是一幅俞老手繪的《墨荷圖》,筆墨清秀,頗具出塵之境。我觀其畫,更知其人矣。
是的,俞家聲老人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身居世外桃源,每日行醫(yī)療疾;不求聞達于方外,只圖造福于鄉(xiāng)里。這種人生態(tài)度,實在是典型的茶人風范。我于感佩之余,常欲私心效仿,而境界卻實在難逮,只好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