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紫砂的發(fā)展

時間:2022-02-12 作者:亖呉?盀 來源:茶文化

宋人歐陽修、梅堯臣等都寫過歌詠“紫甌”的詩詞,或認為紫砂具在北宋已經(jīng)誕生,而且受到上層社會的歡迎。1976年 7月,在宜興丁蜀鎮(zhèn)的羊角山,發(fā)現(xiàn)古窯址的廢片堆積,其中有早期的紫砂殘片,泥色紫紅,泥質(zhì)粗糙,手工技術不高,成品有明顯的火疵,復原所得大部份為壺。羊角山窯,據(jù)判斷年代上限不早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下限延至明代中期。這一發(fā)現(xiàn),被認為印證了紫砂始于北宋的看法。

文獻中確切記載的紫砂歷史,是從明代正德年間供春學金沙寺僧制作茗壺開始的。供春所制,據(jù)第一部紫砂藝術的專著--周高起在天啟年間寫成的《陽羨茗壺系》中所說,當時已經(jīng)極難經(jīng)見?,F(xiàn)存?zhèn)魇赖墓┐簤?,見于著錄而且很著名的有兩件:一件是“樹癭壺”,傳說曾為吳大澄收藏,后為儲南強所得,把下刻“供春”兩字,裴石民配制壺蓋,黃賓虹為之定名,現(xiàn)存中國歷史博物館;另一件是原羅桂祥先生收藏,后藏香港茶具文物館,壺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兩行楷書銘款的“六瓣圓囊壺”。據(jù)顧景舟先生談,曾見過樹癭狀壺有十二件之多,不合文獻所載供春壺的特點,似難以定為真品
。不過,傳世供春壺作為明代中后期紫砂器的標志,時代賦予的地位還是不可忽視的。

考古發(fā)掘所見有明確紀年可考的紫砂實物,現(xiàn)在首推南京市博物館的一件藏品。這是一件提梁壺,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華門外馬家山的明司禮大監(jiān)吳經(jīng)墓,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磚刻墓志。這件壺的質(zhì)地、制法,可與羊角山出土標木相比照,它的胎體近似缸胎而質(zhì)地較細,壺面黏附著“缸壇釉淚“,證明當時燒制紫砂還沒有另裝匣缽,是與一般缸器同窯燒成的。吳經(jīng)墓出土的這件壺,對于鑒定供春生活時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時鵬、董翰、趙梁、元暢是嘉靖、萬歷時期的著名陶工,號稱“四大家”。清乾隆年間吳騫所著《陽羨名陶錄》說:董翰始創(chuàng)菱花式壺,趙梁多制作提梁式壺。他們的作品都有傳世,當然不多,收藏家和鑒賞家很注意鑒別考證。

時鵬之子時大彬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藝大師。他生活在萬歷年間,所用陶土雜有炮砂,制壺不務妍媚,樸雅堅致。最初仿供春作大壺,后識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等人,接受品茶、試茶理論的啟發(fā),一反舊制,專做小壺。這是紫砂壺藝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茶論里說:“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倫旋啜,以盡色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砥,湯力茗香,俾得團結(jié)氤氳。“與時大彬同時代或稍晚的李茂林、李仲芳、惠盂臣都迎合時代的風尚制作小壺。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