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瓶類(三)

時間:2022-06-08 作者:半醉半醒5337182 來源:茶文化
古代陶瓷瓶類(三)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開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于宋、金時期,唐代已有燒制。現(xiàn)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丁道剛作瓶大好"銘花口瓶,瓶口似蓮花瓣形,細(xì)頸,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與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鎮(zhèn)、磁州、耀州等窯都燒制花口瓶,基本形式為花口,細(xì)頸,圓腹,撇足。北方窯場宋、金兩代花口瓶的區(qū)別在于足部變化,宋代撇足較矮,金代撇足高度幾乎與瓶頸相等。皈依瓶 俗稱魂瓶,冥器。常見于江南地區(qū)宋、元、明時期的墓葬中。瓶體修長,頸部堆塑日、月、云、龍、虎、龜、蛇、鳥、雞、犬、鹿、馬、人物等,蓋鈕為立鳥狀。也有依據(jù)瓶體上堆塑的主要紋飾稱其為龍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與宋代相比,瓶體高,堆塑紋飾繁縟。從皈依瓶出土情況看,多為成雙使用,少數(shù)瓶的頸部有“東倉”、“西庫”銘文,瓶內(nèi)裝有炭化的谷物,說明皈依瓶用途是給亡人陪葬的谷倉。也有人認(rèn)為,它是亡魂的歸依之所,故稱之為皈依瓶。

盤口長頸瓶

  遼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淺盤口,細(xì)長頸,溜肩,斂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劃有“官”字款。同樣這種器身,肩、腹飾貫耳者,稱為"盤口穿帶耳背壺";肩側(cè)有注流者,稱為"盤口長頸注壺"。裝飾方法有素面黑陶壓光、白釉、黑釉、褐釉、黃釉、綠釉等釉色或刻花。

雞腿瓶

  又稱雞腿壇,遼、金時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長形如雞腿,故名。粗壯者又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葉末釉為裝飾,大多由肩至底飾有凸凹弦紋,少數(shù)肩部刻有漢字楷書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于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區(qū)遼、金墓葬中常有出土,遼代壁畫中有契丹人背負(fù)細(xì)長雞腿壇的畫面,說明此類器皿多為游牧民族所用。

鳳首瓶

  遼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亞金銀器影響而創(chuàng)制的獨特形制。鳳首張目,曲喙銜珠,首頂荷葉狀花口為冠,細(xì)長頸多飾弦紋,豐肩,斂腹修長,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圖案。

連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體與瓶座連為一體而得名。流行于元代。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樞府釉連座瓶,盤口,細(xì)頸,垂腹,鼎式三足,下連六角形鏤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鈞窯連座雙耳瓶,花瓣形口,細(xì)長頸,豐肩,腹下部內(nèi)收,瓶底連有鏤空座,堪稱連座瓶代表作。

扁腹綬帶葫蘆瓶

  一種瓶式。器形似扁葫蘆,頸部有對稱雙系,因腹圓若滿月,又稱"抱月瓶"或"寶月瓶",為受西亞文化影響出現(xiàn)的器形。此式瓶始見于明代洪武御窯瓷器,盛行于永樂、宣布德兩朝,此后至明末不復(fù)出現(xiàn)。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窯有仿制品或略加變化,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的用具。

天球瓶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亞文化影響的器形??谖⒊?,直頸,球腹,平底。始見于明永樂朝,宣德器較永樂略顯粗放,此后明代各朝未出現(xiàn)。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風(fēng)盛行,天球瓶則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時較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熱門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