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皖粗筒苣苔的功效與作用

時間:2021-12-23 作者:亖呉?盀 來源:茶文化

浙皖粗筒苣苔,中藥名。為苦苣苔科粗筒苣苔屬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chieniiChun的全草。植物浙皖粗筒苣苔,分布于我國安徽南部、浙江西南部及江西東部。具有解表,祛風,活血,消腫毒之功效。主治感冒頭痛,小兒驚風,筋骨酸痛;外用適用于癰腫,無名腫毒,外耳滲出性濕疹。

功效作用

功能

解表,祛風,活血,消腫毒。

主治

感冒頭痛,小兒驚風,筋骨酸痛;外用適用于癰腫,無名腫毒,外耳滲出性濕疹。

用法用量

內(nèi)服: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或取汁滴耳。

臨床應用

相關(guān)配伍

1、治小兒驚風、感冒頭痛,佛肚花全草12-15g。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外耳道滲出性濕疹,鮮佛肚花全草搗爛,取汁滴敷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苦苣苔科粗筒苣苔屬浙皖粗筒苣苔。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葉全部基生,有柄;葉片橢圓狀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4-10厘米,寬2-5.2厘米,頂端鈍,基部寬楔形,稍不對稱,邊緣有鋸齒,上面密被灰白色貼伏短柔毛,下面沿葉脈密被銹色綿毛,其余部分疏生灰白色貼伏短柔毛,側(cè)脈在下面隆起;葉柄長1.2-4厘米,被銹色綿毛。聚傘花序2次分枝,1-2(-3)條,每花序具1-5花;花序梗長11-17厘米,疏生銹色綿毛;苞片2,狹倒卵形至線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寬3-5毫米,頂端銳尖,近頂具2-3齒或近全緣,外面上部疏生柔毛,下面密被銹色綿毛。萼長8-10毫米,5裂至基部,有時裂至中部,裂片卵狀長圓形,寬3-4毫米,頂端漸尖,具3-4齒或近全緣,外面密被銹色綿毛,內(nèi)面近無毛?;ü谧霞t色,長3.5-4.2厘米,外面疏生短柔毛,內(nèi)面具紫色斑點,下方腫脹;筒長2.8-3厘米,直徑1.7-1.9厘米;上唇2深裂,裂片圓形,長約5毫米,寬4毫米,頂端圓形,下唇3裂至中部,裂片長圓形,長7毫米,寬5毫米,頂端圓形。上雄蕊長約1.6厘米,著生于距花冠基部4毫米處,下雄蕊長1.2厘米,著生于距花冠基部6毫米處,花絲線形,被微柔毛至近無毛,花藥腎形,長1.2毫米,頂端不匯合;退化雄蕊長3毫米,著生于距花冠基部3毫米處。花盤環(huán)狀,高約3毫米,直徑約3-4毫米。雌蕊長1.4厘米,子房狹線形,長約9毫米,無毛,花柱短,長約2毫米,被微柔毛,柱頭2。蒴果倒披針形,長5.5-6厘米,直徑4-7毫米,無毛,頂端具短尖頭?;ㄆ?月,果期10月。

生長見習

生于潮濕巖石上及草叢中,海拔500-1000米。


熱門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