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的功效與作用

時間:2021-12-16 作者:蒼南阿里人 來源:茶文化

八角回香,中藥名。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verumHook.f.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嘔吐,脘腹疼痛,寒濕腳氣。

功效作用

功能

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

1、疝痛,睪丸偏墜:八角茴香性味辛溫,有散寒止痛功效。

2、中寒嘔吐,飲食不消,脘腹脹痛:本品能溫胃理氣止痛。

3、本品尚治寒濕腳氣。外用治毒蟲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化學成分

果實主含黃酮類化合物,內有:槲皮素-3-O-鼠李糖甙-槲皮素-3-O-葡萄糖甙、槲皮素3-O-半乳糖甙、槲皮素-3-O-木糖甙、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3-O-葡萄糖甙、山柰酚-3-O-半乳糖甙、山柰酚-3蕓香糖甙。還含有機酸類化合物,內有羥基桂皮酸、羥基本甲酸等。又含揮發(fā)油,其中主成分是反式茴香腦,還有對丙烯基苯基異戊烯醚、樟烯、月桂烯等。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本品水劑對人型結核桿菌及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醇提取物在體外對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白喉桿菌等)和革蘭陰性菌(如枯草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及傷寒、副傷寒、痢疾桿菌等),以及常見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2、升白細胞作用:茴香腦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給正常犬灌服茴香腦200mg/只或肌注300mg/只;正常家兔和猴肌汁100mg/只,給藥后24h即出現(xiàn)升白現(xiàn)象,連續(xù)用藥,白細胞可繼續(xù)增加,停藥后2h白細胞仍為用藥前的157%,骨髓細胞數(shù)為用藥前188%、骨髓有核細胞呈活躍狀態(tài)。犬用環(huán)磷酰胺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癥,若同時服用茴香腦則可使犬全部存活,白細胞下降慢、恢復快。對化療病人的白細胞減少癥有較好療效。

3、雌激素活性:茴香腦具有雌激素活性,其活性為50小鼠單位(M.u./ml)或100大鼠單位(R.u./ml)。

4、刺激作用:揮發(fā)油中的茴香腦具有剌激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緩解腹部疼痛;對呼吸道分泌細胞有刺激作用而促進分泌,可用于祛痰。

相關論述

1、《本草正》:“能溫胃止吐,調中止痛,除齒牙口疾,下氣,解毒?!?/p>

2、《醫(yī)林纂要·藥性》:“潤腎補腎,舒肝木,達陰郁,舒筋,下除腳氣?!?/p>

3、《醫(yī)學摘粹·本草》:“降氣止嶇,溫胃下食,暖腰膝,消?疝。”

4、《藥論》:“開胃口寒痰之噎膈,散膀胱疝氣之沖心?!?/p>

5、《廣西本草選編》:“(治)毒蟲咬傷。”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藥膳食療:八角茴香水

1、功效:調味、驅風等。用于健胃止嘔、嘔吐腹痛等癥。

2、原材料:八角茴香油20毫升,食用酒精570毫升。

3、做法:取八角茴香油,加食用酒精。攪拌溶解后,緩緩加入100毫升的水,隨加隨攪拌,加滑石粉適量,攪拌,濾過后即得八角茴香水。

4、用法:口服,一次0.1-1.0毫升,一日0.3-3.0毫升。

相關配伍

1、治寒疝腹痛,配吳茱萸、蔥白等冋用;治睪丸偏墜,配橘核、荔枝核等。

2、治腰膝冷痛,單味應用或與杜仲、狗脊等配合。

3、治胃寒嘔吐,配生姜、丁香。

4、治食不消化,配炒枳殼、焦山楂。

5、治脘腹脹滿冷痛,配橘皮、白豆蔻。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摘,置沸水中略燙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炮制方法

1、八角茴香: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篩去灰屑。

2、炒八角茴香:取原藥材,于熱鍋中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

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粉末紅棕色。內果皮柵狀細胞長柱形,長200-546μm,壁稍厚,紋孔口十字狀或人字狀。種皮石細胞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極厚,波狀彎曲,胞腔分枝狀,內含棕黑色物;斷面觀長方形,壁不均勻增厚。果皮石細胞類長方形、長圓形或分枝狀,壁厚。纖維長,單個散在或成束,直徑29-60μm,壁木化,有紋孔。中果皮細胞紅棕色,散有油細胞。內胚乳細胞多角形,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乙醚(1∶1)混合溶液15ml,密塞,振搖15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無水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吸取供試品溶液2μl,點于硅膠G薄層板上,揮干,再點加間苯三酚鹽酸試液2μl,即顯粉紅色至紫紅色的圓環(huán)。

3、精密吸取〔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10μl,置10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至刻度,搖勻,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在259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4、取八角茴香對照藥材1g,照〔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另取茴香醛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兩種對照溶液各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乙酸乙酯(19∶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間苯三酚鹽酸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色至橙紅色斑點。

藥材性狀

聚合果約由8個(稀5-13個)蓇葖果聚成,各分果近等大,放射狀排列于中軸上,蓇葖果長1-2cm,向0.5-1cm,外表面棕褐色或紅褐色,有不規(guī)則皺紋,頂端鈍或鈍尖,果皮較厚,上側多開裂成小艇形;內表面淡棕色,有光澤。每個蓇葖果含種子1粒,扁卵圓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光澤。果梗長3-4cm,彎曲,常脫落。氣芳香,味辛、甜。

以個大、色紅、油性大、香氣濃者為佳。

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木蘭科八角屬八角茴香。

形態(tài)特征

常綠喬木,高10-20m。樹皮灰色至紅褐色,有不規(guī)則裂紋。枝密集,呈水平伸展。單葉互生或3-6簇生于枝頂;葉柄粗壯,長約1cm;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4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和油點,下面淺綠色,疏生柔毛?;▋尚裕瑔紊谌~腋,花被片7-12,數(shù)輪,覆瓦狀排列,內輪粉紅色;雄蕊11-19,排成1-2輪;心皮8-9,離生。聚合果,多由8個蓇葖果放射狀排列成八角形,直徑3.5-4cm,紅褐色,木質;蓇葖果先端鈍尖或鈍,成熟時沿腹縫線開裂。種子1,扁卵形,亮棕色?;ㄆ诖?、秋兩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分布區(qū)域

分布于福建、臺灣、廣西、廣東、貴州、云南等地。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氣候溫暖、潮濕、土壤疏松的山地,野生或栽培、栽培品種甚多。

生長見習

喜溫暖、潮濕氣候,產(chǎn)區(qū)多在北緯25°以南,年降水量需1000mm以上,相對濕度80%以上。冬、春旱季有露、霧,年平均氣溫19-23℃,最冷月平均氣溫10℃以上。幼樹喜蔭,成年樹喜光。忌強光和干早,怕強風。以土層深厚、疏松、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選二十年生以上植株、結實多,含油量高無病蟲害的作留種樹。9-10月采收果皮由綠色變黃褐色的成熟果實,隨釆隨播,或用濕沙層積貯藏至第2年1-2月播種。條播,按行距15-20cm開條溝,溝深4cm,按株距3-4cm播種子1粒,用草灰拌細土覆蓋,厚度約3cm,再用稻草或茅草覆蓋。在幼苗出土前,要經(jīng)常淋水,促進發(fā)芽。出苗后撤去覆蓋物,立即插樹枝或搭棚遮蔭,至11月再拆去。苗床要經(jīng)常松土除草,結合施肥,早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移苗造林季節(jié)在2月新芽未萌動前進行。實用林用2年生苗,一般行株距各為5m左右,每1h㎡390株;葉用林用3年生苗,行株距各為1.33m左右,每1h㎡5625株。

病蟲防治

1、病害有炭疽病,可噴1∶1∶120波爾多液防治。蟲害有八角尺蠖,在幼齡期噴與拉松1000倍液防治。2、蟲害有金花蟲為害。


熱門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