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毛風(fēng)毛菊,中藥名。為菊科風(fēng)毛菊屬植物長毛風(fēng)毛菊SaussureahieracioidesHook.f.的全草。植物長毛風(fēng)毛菊,分布于我國甘肅、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瀉水逐飲之功效。主治水腫,腹水,胸腔積液。
功效作用
功能
瀉水逐飲。
主治
水腫,腹水,胸腔積液。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
相關(guān)論述
《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苦、澀,寒,無毒。”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9月采收,洗凈,晾干。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zhì)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本品呈暗綠色,有瘦果和少數(shù)脫落苞片。根莖極短,稀見殘葉柄,棕色。背面棕褐色;葉片綠色,皺縮,完整的葉片6-9厘米,橢圓狀披針形,基部下延,葉兩面疏被白色長柔毛,邊緣較密。花序長2.5-3.8厘米,直徑1.2-3.5厘米,總苞鐘形,長0.8-2厘米,紫褐色至黑褐色,內(nèi)層較長,先端長漸尖。管狀花長約2.7厘米,花冠紫色,雄蕊暗紫色,伸出花冠外。瘦果矩圓形,長約3毫米。氣香,味微苦。以身干、氣香、葉片淡綠色者為佳。
植物學(xué)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風(fēng)毛菊屬植物長毛風(fēng)毛菊。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根莖肥厚,頂端密被膜質(zhì)殘存葉柄;莖被白色長柔毛?;~蓮座狀,長圓狀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6厘米,寬2-3厘米,先端稍尖,基部狹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粗齒,兩面被疏長柔毛或僅葉緣有睫毛;莖生葉1-3,條形,無柄。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直徑2-3.5厘米;總苞卵狀鐘形,長約2厘米;總苞片3層,全部或邊緣紫色?;棵鼙婚L柔毛,外層卵狀披針形,內(nèi)層條形,3層,綠黃色;托片長短不等;小花管狀,紫色,長達(dá)2厘米。瘦果圓柱狀,長3-4厘米,冠毛污白色,外層短,糙毛狀,內(nèi)層羽毛狀?;ㄆ?-7月。
生長環(huán)境
生于海拔3500-5200米的高山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