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中藥名。為菊科云木香屬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根。具有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dǎo)滯的功效。主治胸脅脹滿,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痢疾后重。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dǎo)滯。
主治
1、胸脅脘腹脹痛:木香辛散溫行,行氣散結(jié),消痞,除脹,從而有止痛之效;凡肺氣(月責)郁,胸膈痞悶,脾胃氣滯,脘腹脹痛,肝氣郁滯,脅肋疼痛諸癥,用之無不奏效。
2、瀉痢后重:木香行氣力佳,用于瀉痢后重之癥,具有行氣導(dǎo)滯作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生用專行氣滯,煨用可實腸止瀉。
禁忌
中西藥配伍禁忌:木香等對腸道有明顯抑制作用,可使地高辛、維生素B2等藥物吸收增加,排泄減慢,與這些藥物同用時宜減小劑量。
注意事項
中西藥配伍禁忌:木香等對腸道有明顯抑制作用,可使地高辛、維生素B2等藥物吸收增加,排泄減慢,與這些藥物同用時宜減小劑量。
化學成分
1、根油主含去氫木香內(nèi)酯、木香烯內(nèi)酯,含量達50%,還含木香萜醛、4β-甲氧基去氫木香內(nèi)酯、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內(nèi)酯、α-環(huán)木香烯內(nèi)酯、β-環(huán)木香烯內(nèi)酯、土木香內(nèi)酯、異土木香內(nèi)酯、異去氫木香內(nèi)酯、異中美菊素、12-甲氧基二氫去氫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烯內(nèi)酯、木香烯、單紫杉烯等。
2、根還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天冬酰胺、瓜氨酸、γ-氨基丁酸等20種氨基酸,膽胺、木香萜胺A、B、C、D、E等。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影響:木香生物堿有抑制中樞神經(jīng)作用。
2、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云木香水提液、醇提液、揮發(fā)油、總生物堿能對抗組胺與乙酰膽堿對氣管和支氣管的致痙作用。云木香堿的支氣管擴張反應(yīng)與迷走中樞抑制有關(guān)。
3、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從揮發(fā)油中分離出的各種內(nèi)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和兔的離體心臟活動,小劑量的水提液與醇提液能興奮在體蛙心與犬心,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木香揮發(fā)油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壓作用,其作用是直接的外周血管擴張及輕微的抑制心臟作用。
4、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木香對胃腸道有興奮和抑制雙向作用,水提液、揮發(fā)油和總生物堿對大鼠離體小腸先有輕度興奮作用,隨后緊張性與節(jié)律性明顯降低;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木香單味藥能通過加快胃腸蠕動、促進胃排空,明顯拮抗大鼠急性胃黏膜損傷;有明顯的利膽作用。
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木香粉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及傷寒桿菌有抗抑作用;水煎劑對副傷寒桿菌有輕微的抑制作用;揮發(fā)油有較強的殺菌作用,特別是對鏈球菌和葡萄球菌。
6、此外,木香尚有一定的利尿及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等作用。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經(jīng)集注》:“療毒腫,消惡氣。”
2、《藥性論》:“治女人血氣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種心痛,積年冷氣,痃癖癥塊、脹痛,逐諸壅氣上沖,煩悶;治霍亂吐瀉、心腹
?刺?!?/p>
3、《日華子》:“治心腹一切氣,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脾消食,療贏劣,膀胱冷痛、嘔逆反胃。”
4、《醫(yī)學啟源》:“除肺中滯氣?!吨髦蚊匾吩疲浩溆?,調(diào)氣而已。又曰,辛,純陽,以和胃氣?!?/p>
5、《本草要略》:“經(jīng)絡(luò)中氣滯疾結(jié)者,亦當用之?!?/p>
6、《本草通玄》:“理疝氣?!?/p>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
1、治氣滯不勻,胸膈痞悶,配檀香、白豆蔻、藿香等同用,如《局方》勻氣散。
2、治食滯中焦,脘痞腹痛,配橘皮、半夏、枳實等同用,如《內(nèi)外傷辨惑論》木香化滯湯;若寒凝中焦,氣滯食積,配干姜、枳實、白術(shù)同用,如《蘭室秘藏》木香干姜枳術(shù)丸;小兒食滯,腹脹身熱,配連翹、山楂、六曲、萊菔子等同用,如《痘疹世醫(yī)心法》木香大安丸;若脾虛氣滯,脘腹脹滿,噯氣食少,或嘔吐泄瀉,配人參、白術(shù)、砂仁等同用,以益氣補中,理氣和胃,如《古今名醫(yī)方論》香砂六君子湯。
3、治肝氣郁結(jié),腹脅脹滿,甚則刺痛不舒,配香附、烏藥、青皮等同用,如《萬病回春》木香調(diào)氣散。
4、治大腸積滯,大便不暢或痢疾里急后重,配檳榔、枳實同用,如《儒門事親》木香檳榔丸;濕熱下注,泄瀉痢疾,里急后重,配黃連同用,以加強清熱燥濕作用,方如《李絳兵部手集方》香連丸。
相關(guān)配伍
1、木香配黃連:木香辛溫芳香,有健胃消食,行氣消脹,行氣止痛之功;黃連苦寒,氣薄味厚,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厚腸止瀉。二藥伍用,一溫散,一寒折,調(diào)升降,理寒熱,共奏調(diào)氣行滯、厚腸止瀉、止痢之效。適用于濕熱瀉痢,腹痛,里急后重。
2、木香配大黃:木香苦辛性溫,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大黃苦寒,瀉下攻積、凊熱瀉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其性通泄,入血分,調(diào)血脈,具有較好的活血祛瘀作用。兩藥配伍,一行氣一活血,互補為用,行氣通便,活血止痛效力顯著。適用于腹脹脅滿,大便不下。
鑒別用藥
生木香、煨木香、麩炒木香:生木香氣芳香而辛散溫通,擅長調(diào)中宣滯,行氣止痛,尤對脘腹氣滯脹痛之證,為常用之品。煨木香行氣力緩而增強實腸止瀉之力,多用于脾虛泄瀉,腸鳴腹痛等。麩炒木香增強實腸止瀉之功,常用于脾虛泄瀉,腸鳴腹痛等。
相關(guān)藥品
麻仁潤腸丸、木香分氣丸、木香檳榔丸、香砂平胃丸(顆粒)、木香順氣丸(顆粒)、六味木香膠囊(散)。
相關(guān)方劑
香砂六君子湯(《古今名醫(yī)方論》)、厚樸溫中湯(《內(nèi)外傷辨惑論》)、木香檳榔丸(《儒門事親》)、木香調(diào)氣散(《張氏醫(yī)通》)、木香餅子(《和劑局方》)。
藥膳食療
陳皮木香雞:
1、功效:健脾胃。適宜慢性肝炎、脾胃虛弱者食用。
2、原材料:陳皮、木香各6克,仔雞肉100克,蘑菇30克,姜、蔥、鹽各5克,素油30克。
3、做法:把木香、陳皮烘干,打成細粉。仔雞肉洗凈,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蘑菇發(fā)透,去蒂根,切為兩半。姜切片,蔥切段。把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燒六成熟時,下入姜、蔥爆香,隨即下入雞肉、蘑菇、鹽、藥粉再加清水50毫升,用文火煲15分鐘即成。
4、用法:每日1次,吃雞肉50克。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須根,切段,大的再縱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炮制方法
1、木香: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大小個分開,用清水洗凈泥土,潤透,切厚片或晾干后置打碎機內(nèi),打成碎塊,過10mm篩子,再用1mm篩子篩去顆粒中的粉末。大小塊摻勻即可。
2、炒木香:取木香片,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表面焦黃色,取出放涼。
3、煅木香:
(1)面煨法:將木香截成16mm長段,另取面粉,如水適量,作成適宜的面團,將木香段逐個包裹,置爐旁焙,煨至面皮焦黃色,聞到木香氣味為度,取出,放涼,除去面皮。每木香100kg,用面粉60kg。
(2)紙煨法:取未干燥的木香片,在鐵絲匾中,用一層草紙,一層木香,照此平鋪數(shù)層,置爐火旁或烘干室內(nèi),烘烤至木香中揮發(fā)油滲至紙上,取出。
(3)麩煨法:將鍋以武火加熱,置麩皮于鍋內(nèi),待起煙時,投入木香片,輕輕翻動藥片,至表面深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每木香片100kg,用麩30kg。
4、酒木香:取凈木香,刷去灰屑,置適宜容器內(nèi),用酒浸潤,經(jīng)常翻動,使酒均勻滲入藥內(nèi),潤透后,切成薄片,曬干。每木香100kg,用酒25kg。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炒木香、煨木香、酒木香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粉末黃綠色。菊糖多見,表面現(xiàn)放射狀紋理。木纖維多成束,長梭形,直徑16-24μm,紋孔口橫裂縫狀、十字狀或人字狀。網(wǎng)紋導(dǎo)管多見,也有具緣紋孔導(dǎo)管,直徑30-90μm。油室碎片有時可見,內(nèi)含黃色或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去氫木香內(nèi)酯對照品、木香烴內(nèi)酯對照品,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半圓柱形,長5-15cm,直徑0.5-5.5cm。表面黃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顯縱溝及側(cè)根痕,有時可見網(wǎng)狀紋理。質(zhì)堅硬,難折斷,斷面稍平坦,灰黃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點,形成層環(huán)棕色,有放射狀紋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氣芳香濃烈而特異,味先甜后苦,稍刺舌。以條勻、質(zhì)堅實、油性足、香氣濃郁者為佳。
飲片性狀
1、木香:為類圓形厚片,余參見“藥材”項。
2、炒木香:形如木香片,表面焦黃色。
3、煨木香:形如木香片,棕黃色,氣微香。
4、酒木香:形如木香片,略具酒香氣。
植物學信息
植物種屬
菊科云木香屬植物木香。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m。主根粗壯,圓柱形,直徑可達5cm,表面黃褐色,有稀疏側(cè)根。莖直立,被有稀疏短柔毛。基生葉大型,具長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長三角形,長30-100cm,寬15-30cm,基部心形或闊楔形,下延直達葉柄基部或不規(guī)則分裂的翅狀,葉緣呈不規(guī)則淺裂或波狀,疏生短刺,上面深綠色,被短毛,下面淡綠帶褐色,被短毛;莖生葉較小,葉基翼狀,下延抱莖。頭狀花序頂生及腋生,通常2-3個叢生于花莖頂端,幾無總花梗,腋生者單一,有長的總花梗;總苞片約10層,三角狀披針形或長披針形,長9-25mm,外層較短,先端長銳尖如刺,疏被微柔毛;花全部管狀,暗紫色,花冠管長1.5cm,先端5裂;雄蕊5,花藥聯(lián)合,上端稍分離,有5尖齒;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之外,柱頭2裂。瘦果線形,長端有2層黃色直立的羽狀冠毛,果熟時多脫落。花期5-8月,果期9-10月。
分布區(qū)域
我國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西藏、陜西、甘肅等地有引種栽培,以云南西北部種植較多,產(chǎn)量較大。原產(chǎn)于印度。
道地產(chǎn)區(qū)
木香產(chǎn)于印度、巴基斯坦、緬甸者,稱為廣木香,現(xiàn)我國已栽培成功。主產(chǎn)于云南、廣西者,稱云木香;主產(chǎn)于四川、西藏者,稱川木香。
生長環(huán)境
栽培于海拔2500-4000m的高山地區(qū),在涼爽的平原和丘陵地區(qū)也可生長。
生長見習
喜冷涼濕潤氣候,耐寒、耐旱,怕高溫和強光,幼苗期怕直射光。產(chǎn)區(qū)在海撥800-2500m山區(qū)的陰坡地,選朝北或東北坡向,坡高30°-35°,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pH6.5-7.0的砂質(zhì)壤土和壤土栽培為宜,低洼易澇地長期積水會引起爛根。幼苗期生長緩慢,可與玉米等作物套、間作,又可遮陽。
繁殖方式
用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shù)
1、直播:7-8月采收種子,曬干備用。春播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秋播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冬播11月上旬,播種前種子用30-40℃溫水浸泡24h,取出晾干后播種。
2、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開穴,穴深3-5cm,播后覆土1cm。
3、條播:按行距30cm開溝播種。每1h㎡用種量15kg左右。播后保持土壤濕潤,約經(jīng)15d出苗。苗期需遮蔭或在畦兩邊栽種玉米。
病蟲防治
1、病害有根腐病,7-8月發(fā)病嚴重,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撥除,可用70%五氯硝基苯1kg拌土25kg,撒在植株旁邊或用福爾馬林進行土壤消毒。另有褐斑病、白絹病等為害。
2、蟲害有銀紋夜蛾,可用8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殺。另有黑蚜、短角負蝗等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