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的功效與作用

時間:2021-12-14 作者:呂夫斯基 來源:茶文化

地榆,中藥名。為薔薇科地榆屬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長葉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Yu et Li的根。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的功效。主治血熱便血、痔血、崩漏證,水火燙傷,濕疹,瘡瘍癰腫等。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主治

1、主要用于血熱便血、痔血、崩漏證,水火燙傷,濕疹,瘡瘍癰腫等。

2、西醫(yī)診為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紫癜性腎炎、功能性子宮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屬血熱迫血妄行,慢性直腸炎屬濕熱下注大腸,水火燙傷、下肢皮膚潰瘍等屬熱毒壅盛者。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鮮品30-120g;或入丸、散,亦可絞汁內(nèi)服。外用:煎水或搗汁外涂;也可研末摻或搗爛外敷。

化學(xué)成分

地榆根部含有地榆苷I、Ⅱ、A、B、E等及酚酸類化合物,尚含少量維生素A。止血主要成分為鞣質(zhì)。

藥理作用

1、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地榆煎劑可明顯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生地榆止血作用明顯優(yōu)于地榆炭。

2、對實驗性燒燙傷的收斂作用:地榆制劑對燒傷燙傷及傷口的愈合有明顯的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減輕組織水腫,且藥物在創(chuàng)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有收斂作用,可減少皮膚擦傷,防止感染。

3、抗炎作用:地榆能抑制甲醛性足跗腫脹及巴豆油合劑誘發(fā)的小鼠耳殼致腫。對前列腺素E引起的皮膚微血管通透性增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棉球肉芽腫的增生,促進傷口愈合,具有抗炎消腫作用。

4、止吐作用:地榆煎劑對鴿靜脈注射洋地黃引起的嘔吐有止吐作用。

5、抗菌作用:地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與白喉,痢疾、大腸、傷寒、副傷寒、綠膿等桿菌以及人型結(jié)核桿菌都有抑制作用,對某些致病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抗瘤作用:地榆水、乙醇、甲酸提取液,抑瘤率達50%。體外試驗,對人子宮頸癌JTC-26株有明顯抑制作用。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綱目》:地榆,除下焦熱,治大小便血證。

2、《本草正》:味苦微澀,性寒而降,既消且澀,故能止吐血、衄血,清火明目,治腸風(fēng)血痢及女人崩漏下血,月經(jīng)不止,帶濁痔漏,產(chǎn)后陰氣散失,亦斂盜汗,療熱痞,除惡肉,止瘡毒疼痛。凡血熱者當(dāng)用,虛寒者不相宜也。作膏可貼金瘡,搗汁可涂虎、犬、蛇、蟲傷毒,飲之亦可。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

治便血因于熱甚者,常配伍生地黃、白芍、黃芩、槐花等,如約營煎(《景岳全書》);用治痔瘡出血,血色鮮紅者,常與槐角、防風(fēng)、黃芩、枳殼等配伍,如槐角丸(《和劑局方》);用治血熱甚,崩漏量多色紅,兼見口燥唇焦者,可與生地黃、黃芩、牡丹皮等同用,如治崩極驗方(《女科要旨》)。本品苦寒兼酸澀,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澀腸而止痢,對于血痢不止者亦有良效,常與甘草同用,如地榆湯(《圣濟總錄》)。

相關(guān)配伍

1、地榆配茜草:地榆性沉降下行,善治下焦的出血證;茜草涼血清熱止血。兩藥配用,適用于下焦之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等。

2、地榆配黃柏:地榆苦寒兼酸澀,功能清熱解毒;黃柏苦寒堅陰,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善退虛熱。兩藥配用,滋陰退熱,解毒除濕。適用于水火燙傷,皮膚濕疹等。

鑒別用藥

1、生地榆與地榆炭:地榆炮制后,鞣質(zhì)含量降低。生地榆涼血止血,但以涼血為主隨配伍不同具有清熱、利濕止帶、解毒斂瘡、涼血止痢的作用,用于濕熱內(nèi)阻,赤白帶下,熱毒瘡瘍,腹痛下痢等。地榆炭收斂作用強于生地榆,具有涼血收斂止血,利尿通淋的作用,用于腸風(fēng)下血,尿血淋痛,尿道刺痛,崩漏等;還可解毒斂瘡、生肌,用于水火燙傷,濕疹,皮膚潰爛等。

2、地榆與紫珠:二藥均具有涼血止血,解毒療瘡之功,用于各種出血證和瘡癰腫毒但地榆味苦、沉降,酸澀收斂,微寒清熱,具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之功,以涼血止血為主,善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多種下部岀血證。紫珠性涼泄熱、味澀收斂、主入肝經(jīng)血分,具有清熱涼血,收斂止血的作用,以收斂止血為主。另外,地榆解毒生肌斂瘡作用顯著。

相關(guān)藥品

止血靈膠囊、消痔軟膏、創(chuàng)灼膏、燙傷油、皮膚康洗液。

相關(guān)方劑

地榆湯(《圣濟總錄》)、清腸飲(《辨證錄》)、地榆丸(《普濟方》)。

藥膳食療

地榆炒石耳:

1、功效:清熱解毒、養(yǎng)陰益氣、涼血止血、降壓清肺。

2、原材料:地榆150克。干石耳30克,蔥花30克,花椒粒3克,香油15克鹽、醬油、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3、做法:干石耳去雜質(zhì)、洗凈。用溫水泡軟,撕成大碎片待用。地榆洗凈,瀝干水。炒鍋內(nèi)放色拉油燒至六成熱,下花椒粒、石耳、鹽炒幾下,速放蔥花、地榆、白醬油合炒至熟,放味精、香油鏟勻,起鍋即成。

4、用法:佐餐食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播種2、3年春季發(fā)芽前,秋季枯萎前后挖出,曬干,或趁鮮切片干燥。

炮制方法

1、地榆: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除去殘莖,稍浸,潤透,切厚片,干燥。

2、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鍋內(nèi),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內(nèi)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涼透。

3、醋地榆:取地榆片,加醋拌勻吸盡后放鍋內(nèi)用武火加熱,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篩去灰屑。每地榆炭100kg,用醋10kg。

4、酒地榆:取地榆片,加白酒拌勻,吸盡后放入鍋內(nèi)用武火加熱,炒至棕褐色,取出晾干,篩去灰屑。每地榆片100kg,用白酒5kg。

5、鹽地榆:取地榆片,用武火炒至外黑內(nèi)老黃色,噴灑鹽水炒勻,取出晾干。每地榆片100kg,用食鹽3kg。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地榆炭、制地榆密閉,置陰涼干燥處。地榆炭散熱防復(fù)燃。

藥材鑒別

鑒別

1、本品根橫切面:

地榆:木栓層為數(shù)列棕色細胞。栓內(nèi)層細胞長圓形。韌皮部有裂隙。形成層環(huán)明顯。木質(zhì)部導(dǎo)管徑向排列,纖維非木化,初生木質(zhì)部明顯。薄壁細胞內(nèi)含多數(shù)草酸鈣簇晶、細小方晶及淀粉粒。

綿地榆:栓內(nèi)層內(nèi)側(cè)與韌皮部有眾多的單個或成束的纖維,韌皮射線明顯;木質(zhì)部纖維少。

地榆粉末灰黃色至土黃色。草酸鈣簇晶眾多,棱角較鈍,直徑18-65μm。淀粉粒眾多,多單粒,長11-25μm,直徑3-9μm,類圓形、廣卵形或不規(guī)則形,臍點多為裂縫狀,層紋不明顯。木栓細胞黃棕色,長方形,有的胞腔內(nèi)含黃棕色塊狀物或油滴狀物。導(dǎo)管多為網(wǎng)紋導(dǎo)管和具緣紋孔導(dǎo)管,直徑13-60μm。纖維較少,單個散在或成束,細長,直徑5-9μm,非木化,孔溝不明顯。草酸鈣方晶直徑5-20μm。綿地榆粉末紅棕色。韌皮纖維眾多,單個散在或成束,壁厚,直徑7-26μm,較長,非木化。

2、取本品粉末2g,加10%鹽酸的50%甲醇溶液50ml,加熱回流2小時,放冷,濾過,濾液用鹽酸飽和的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乙醚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沒食子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用水飽和)-乙酸乙酯-甲酸(6:3: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1、地榆:根圓柱形,略扭曲狀彎曲,長18-22cm,直徑0.5-2cm。有時可見側(cè)生支根或支根痕。表面棕褐色,具明顯縱皺。頂端有圓柱狀根莖或其殘基。質(zhì)堅,稍脆,折斷面平整,略具粉質(zhì)。橫斷面形成層環(huán)明顯,皮部淡黃色,木部棕黃色或帶粉紅色,呈顯著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

2、長葉地榆:根圓柱形,常彎曲,長15-26cm,直徑0.5-2cm。有時支根較多,表面棕褐色,質(zhì)較堅韌,不易折斷。折斷面細毛狀,可見眾多纖維。橫斷面形成層環(huán)不明顯,皮部黃色,木部淡黃色。不呈放射狀排列。氣弱,味微苦澀。以條粗、質(zhì)堅、斷面粉紅色者為佳。

飲片性狀

1、地榆:參見藥材性狀。

2、地榆炭:形如地榆片,表面焦黑色,內(nèi)部棕褐色。

3、醋地榆:表面棕褐色,微有醋氣。

4、酒地榆:表面棕褐色微有酒氣。

5、鹽地榆:表面焦黑色,內(nèi)部老黃色,味微咸澀。

植物學(xué)信息

植物種屬

薔薇科地榆屬植物地榆、長葉地榆。

形態(tài)特征

1、地榆: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根粗壯,多呈紡錘形,稀圓柱形,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有縱皺及橫裂紋,橫切面黃白或紫紅色,較平正。莖直立,有稜,無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基生葉為羽狀復(fù)葉,有小葉4-6對,葉柄無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小葉片有短柄,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7cm,寬0.5-3cm,頂端圓鈍稀急尖,基部心形至淺心形,邊緣有多數(shù)粗大圓鈍稀急尖的鋸齒,兩面綠色,無毛(因為葉子外貌很像榆樹葉子,所以稱之為地榆);莖生葉較少,小葉片有短柄至幾無柄,長圓形至長圓披針形,狹長,基部微心形至圓形,頂端急尖;基生葉托葉膜質(zhì),褐色,外面無毛或被稀疏腺毛,莖生葉托葉大,草質(zhì),半卵形,外側(cè)邊緣有尖銳鋸齒。穗狀花序橢圓形,圓柱形或卵球形,直立,通常長1-3(4)cm,橫徑0.5-1cm,從花序頂端向下開放,花序梗光滑或偶有稀疏腺毛;苞片膜質(zhì),披針形,頂端漸尖至尾尖,比萼片短或近等長,背面及邊緣有柔毛;萼片4枚,紫紅色,橢圓形至寬卵形,背面被疏柔毛,中央微有縱稜脊,頂端常具短尖頭;雄蕊4枚,花絲絲狀,不擴大,與萼片近等長或稍短;子房外面無毛或基部微被毛,柱頭頂端擴大,盤形,邊緣具流蘇狀乳頭。果實包藏在宿存萼筒內(nèi),外面有斗稜?;ü?-10月,果期9-11月。

2、長葉地榆:本變種與正種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基生葉小葉帶狀長圓形至帶狀披針形,基部微心形,圓心形至寬楔形;莖生葉較多,與基生葉相似,但更長而狹窄。花穗長圓柱形,長2-6cm,徑0.5-1cm;雄蕊與萼片近等長。花、果期8-11月。

分布區(qū)域

1、地榆:分布于華北、東北、華東、西南、西北及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2、長葉地榆: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遼寧、黑龍江、甘肅等地。

道地產(chǎn)區(qū)

前者地榆產(chǎn)于我國南北各地,長葉地榆習(xí)稱“綿地榆”,主要產(chǎn)于安徽、浙江、江蘇、江西等地。

生長環(huán)境

1、地榆:生于海拔30-3000m的草原、草甸、山坡草地、灌叢中或疏林下。

2、長葉地榆:生于海拔100-3000m的山坡草地、溪邊、灌叢中、濕草地及疏林中。

生長見習(xí)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北方栽培幼齡植株冬季不需要覆蓋防寒。生長季節(jié)4-11月,以7、8月生長最快。以富含腐殖質(zhì)的砂壤土、壤土及粘壤土栽培為好。種子發(fā)芽率約60%,如溫度在17-21℃,有足夠的濕度,約7d左右出苗。當(dāng)年播種的幼苗,僅形成葉簇,不開花結(jié)子。翌年7月開花,9月中、下旬種子成熟。

繁殖方式

主要用種子和分根繁殖。

栽培技術(shù)

1、種子繁殖:分秋播和春播兩種。秋播多在8月中、下旬,春播多在3、4月播種。條播,行距45cm,開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覆土1cm左右,1h㎡播種量15-22.5kg。如遇土壤干旱需進行澆水,約2星期出苗。在早春干旱地區(qū),亦可采用育苗移栽方法。

2、分根繁殖:早春母株萌芽前,將上年的根全部挖出,然后分成3-4株不等,分別栽植。每穴1株,株距35-45cm,行距60cm。

病蟲防治

1、病害有白粉病,春季開始發(fā)生。主要以勤除雜草,合理密植,使田間通風(fēng)透光,避免濕度過高的方法來預(yù)防。

2、蟲害有金龜子,為害期間用50%馬拉硫磷800-1000倍液澆灌防治幼蟲。


熱門關(guān)鍵詞